•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寺院基址:龜頭屋基址填補空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1-24


      太原11月23日電 (記者 李新鎖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發布太原晉陽古城二號建筑基址發掘資料。該基址系目前揭露的唐五代時期最大最完整的寺院基址。其中,龜頭屋基址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此類建筑基址的空白。

      晉陽古城遺址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晉源區晉源鎮附近,面積約20平方公里。文獻記載,“晉陽”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中是在春秋時期。在宋滅北漢的戰爭中,晉陽城損毀尤為嚴重。

      2013年,為推進晉陽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晉陽古城考古工作隊在晉陽古城西區進行探溝式發掘調查。其中,位于僑友化工廠南側,南距明太原縣城北城墻350米,西距西城墻960米至1100米之間的一處大型建筑基址,被命名為二號建筑基址。

      本次發掘領隊韓炳華介紹,二號建筑基址南北長84米,東西寬39.7米。發掘較完整地揭露了該建筑基址,主要包括四處殿址、五處廊廡、三處庭院、一處碑廊、一處龜頭屋和一處門址等。

      其中,龜頭屋基址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此類建筑基址的空白。

      二號建筑基址出土器物有明顯的晚唐五代時期特征。根據地層疊壓關系,結合出土遺物,可知該建筑的建造年代不早于晚唐,不晚于宋初。

      其中,建筑基址中出土的殘碑中有“武皇”二字,“武皇”應是指李克用,據此進一步推測此基址的營建時間不早于后唐。結合晉陽城毀滅的相關史實等情況,二號建筑基址的廢棄年代不晚于晉陽古城的毀棄年代,即公元979年。

      韓炳華表示,二號建筑基址位于晉陽城址西北部,其中軸線方向同晉陽古城西城墻方向大體一致。整個建筑布局規整,周圍廊廡環繞,內部各主要殿址間以露道連接,設計緊湊,修建考究。

      此外,基址內出土的大量精美日用瓷器和精致的石雕建筑構件,表明基址并非普通民居建筑?;烦鐾恋膸А板鹊睢薄疤焱跆谩钡茸謽拥臍埍?、《金剛經》殘碑等與佛教寺院相關的遺物,表明其用途應為一處佛教寺院。

      韓炳華說,該建筑基址的發掘對研究唐五代時期寺院的布局有重要幫助,同時有益于研究晉陽古城城市布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