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江口考古發掘再出水上萬件珍貴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1-16


      成都11月16日電 (記者 岳依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公布了位于四川彭山的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最新考古發掘成果:再次出水上萬件珍貴文物,明代榮王府的世子金印“榮世子寶”驚艷現世。

      據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發掘領隊劉志巖介紹,“榮世子寶”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已殘,存“榮子寶”三字,根據2020年度遺址內出土的“蜀世子寶”金印推測,這枚金印應為“榮世子寶”。印臺邊長11.24厘米,厚3.28厘米,殘重5915克?!皹s”字證明這枚金印原為明常德榮王府之物,“世子”為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榮王世子所擁有,是明代冊封制度的又一重要物證。

      除此之外,本次發掘期間,考古工作者在遺址南北兩側共1000平方米的發掘區內收獲頗豐:李自成授給張獻忠部使用的“永昌督理之印”銀印,成為佐證張獻忠“永昌大元帥金印”真偽的重要線索;源自明代吉王府的“欽賜崇德書院”銅印,也從長沙輾轉來到了四川。此外,還有大量張獻忠大西政權鑄造的銀錠、歷代兵器及錢幣等文物重見天日。

      “永昌督理之印”銀印,方形印臺、印鈕缺失,印面鑄有九疊篆文“永昌督理之印”六字,印背刻有“癸未仲冬吉日造”和印文的釋文。印臺邊長9厘米、厚0.8厘米,重591.2克。這枚銀印與2015年公安部門追繳回的金質“永昌大元帥印”的印文風格相似、鑄造時間相同,可知二者為同一批鑄印?!坝啦倍譃槔钭猿赡晏?,因此推測這枚銀印為李自成為求得張獻忠支持,在其稱帝前夕賜予大西軍,對于研究張獻忠、李自成兩支農民軍關系乃至明末清初的歷史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欽賜崇德書院”銅印,表面鎏金,長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篆書“欽賜崇德書院”六字。印臺長13.9厘米、寬4.16厘米、高2.53厘米,重1245克?!俺绲聲骸睘槊鞔跛?,是王府內講學、刻書的重要場所。吉府“崇德書院”本圖書,無論???、版刻、用紙皆為當時翹楚,亦為后世所重,歷來被視為珍本。這枚吉府書院印的發現,對明代文化教育的研究,是非常珍貴的實物史料。

      劉志巖表示,本次發掘成果意義重大,大量珍貴文物不僅讓與張獻忠農民起義相關的這段歷史更加豐滿,基本確認了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南部邊界,相關發現對認識四川經濟史、貨幣鑄造史和岷江內河航運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工作以搶救和保護珍貴文物、尋找古代戰場遺跡、確認遺址邊界為主要目的,在發掘工作中創新理念,通過圍堰解決發掘平臺,運用磁法、電法和探地雷達等地球物理探測手段確定發掘區域,在發掘過程中采用RTK和三維掃描等技術設備記錄和提取出土文物的信息,并通過考古工作平臺對相關數據進行管理,保證了考古工作科學、有效進行,為今后灘涂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經驗借鑒。

      下一步,考古工作者將對本次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進行修復和保護,并根據出土文物的類別,開展相關工藝研究工作;繼續系統開展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考古資料整理工作;尋找遺址北部邊界,開展更多考古勘察工作作為保護支撐;在考古發掘和研究的基礎上,同步推進江口沉銀博物館的建設和展陳工作,力爭在2023年底建成開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