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完整青銅產業支撐中原文明提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1-13


      太原11月11日電 (記者 李新鎖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發布絳縣西吳壁冶銅遺址考古發掘的階段性成果。晉南地區在夏及早商時期完整的青銅產業格局支撐中原文明穩步提升。

      西吳壁遺址位于山西南部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包含仰韶、龍山、二里頭、二里崗及其后多個歷史時期遺存。該區域東南部存在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

      此前,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對山西西吳壁遺址開展聯合發掘,發現了大批文化性質明確、年代序列完整的夏及早商時期冶銅遺跡和遺物。該遺址是首次在鄰近夏商王朝腹心地帶發掘的專業化冶銅遺址。

      近期,考古工作者選取西吳壁遺址中的57件爐渣、1件掛渣陶片、3件掛渣爐壁及14件礦石,進行科學分析。

      據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副研究館員崔春鵬介紹,近年來,相關學者已闡述以晉南為代表的中原地區青銅時代存在較為先進的產業格局,而西吳壁遺址的科學發掘為深化該產業格局的認識提供了絕佳機遇。

      與遼西地區、河西走廊、長江中下游相比,西吳壁遺址產業規模大,實現冶金與鑄造技術的分離。

      此外,以晉南為代表的中原地區青銅冶鑄活動始終被高等級聚落或大城所控制、壟斷,并被置于王權禮制的嚴格監管之下,銅、錫、鉛料有各自獨立且復雜的供應鏈。

      晉南地區在夏及早商時期專事銅礦的開采與冶煉,青銅禮器等“國之重器”的鑄造主要集中于王朝腹地的都城,從而構成了支撐中原文明穩步提升的完整青銅產業格局。

      崔春鵬表示,研究顯示,西吳壁遺址冶金產品為初級階段的紅銅,實際冶煉溫度應在1000攝氏度左右。

      研究表明,自二里頭文化第三、四期至二里崗文化時期,晉南地區冶銅業已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