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八屆藝術長沙雙年展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1-13]
長沙11月12日電(楊華峰 王恩 超夏添)湖南博物院跨年大展“2022第八屆藝術長沙”12日開幕。展覽繼續沿用往屆“藝術長沙”的策展理念,采取多場館聯合舉辦和“三館一線”式的參觀體驗模式,共同推出國內外八位藝術家個展。
“藝術長沙”雙年展自2007年9月由湖南博物院、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單位聯合推出以來,至今已持續舉辦至第八屆,逐步從地域性展覽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大展,成為中國藝術界頗具學術性和當代性的雙年展之一。
本屆“藝術長沙”共分為三個展區,每個展區根據場館的特性不同再結合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形式,使展覽本身呈現出不同的亮點。其中,“根基——蘇新平張恩利王郁洋作品展”涵蓋了油畫、雕塑、裝置等多種創作媒介。
“跨界與融合”是三位藝術家共同的藝術特點。他們都使用油畫這一工具材料作為創作的主要手段,但同時又跨媒介運用其他材料來進行新的嘗試。例如,蘇新平從版畫出發,運用油畫創作了大量人物和風景畫,進而又探索當代雕塑的現實意義;張恩利基于油畫本身的展示和承載研究,醉心于現代裝置的探索;王郁洋以油畫的肌理和媒介為介入點,致力于數字微噴、裝置、影像等多媒介的實驗藝術。
長沙美術館和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區則以“三相”為主題,聚焦于中國畫的文化傳承與時代更新,通過彭先誠的“誠者亦靈變”、梁銓的“日日試新泉”與盧甫圣的“知一知二間”三個個展,借用流經長沙奔涌向前的湘江的意象,不僅提示了湖南文脈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的歷史意義與地緣作用,也以中華文明水的智慧,在當代語境中展現三位畫家回應歷史、周遭與自我的不同側面。
李自健美術館展區以“鳥·道——生生不息”為題,匯聚了藝術家馮放以“候鳥-鶴”為主題創作的全系列藝術作品,構成強勢回顧性陣容,類型涵括了綜合材料、水墨油畫、裝置雕塑、影像、交互影像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以多層角度和視野呈現出藝術家對于“鶴”這一主題的深度思考和富有東方哲思意味的當代藝術表達,營造出一個戲劇性且富有視覺沖擊力、引人深思的場域空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