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0-30]
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29日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獲悉,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首展日前在蘇州舉行。
開展儀式上,寓意“節日到、九獅跳”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浙江永康“線獅(九獅圖)”帶來了妙趣橫生的精彩表演,動的獅吞云吐霧、靜的龍呼風喚雨,表達了風調雨順、萬家歡慶樂升平的美好祝愿。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項兆倫、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部部長曹雪娟為展覽鳴鑼開幕。
室外藝術裝置“春蠶醒時、萬物復蘇”以巨大蠶繭之狀,讓觀者能以第一視角身臨其境感受繭室,也感受“一根絲”的來處;序廳五彩斑斕的絲線裝置“千絲萬縷”,講述江南“一根絲”的故事,以桑蠶吐絲,織就經緯,來比喻造物之極致,也由此引領進入展廳,串聯起來自全國各地五彩斑斕的紡織印染刺繡項目。
展覽重點選取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織繡染類傳統技藝項目50余項,邀請各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0余位,以“天孫織錦——織造技藝”“鋪錦列繡——刺繡技藝”“闌干斑布——印染技藝”為三大板塊,鏈接不同城市的文化基因與生活美學進行集中展示,同時結合多位藝術家及設計師,打造獨特審美特質的“生活藝術樣板間”,探索傳統文化回歸當下生活的范式。
“錦繡中華 絲韻江南”振興傳統工藝論壇也在開幕當天舉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孫冬寧進行線上主持。文旅部、各省文旅廳、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蘇州市、吳江區及盛澤鎮相關領導,以及北京服裝學院為代表的眾多高??蒲袡C構專家、參展傳承人及設計師代表近40位共同參加。
項兆倫指出,這是一個有學術、有研究、有想象力,現代與傳統有機融合的展覽,恰逢中國服裝大會和中國盛澤紡織品博覽會的同期舉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建議今后可把“錦繡中華絲韻江南”展覽長期組織融入這兩個大會同期舉辦,這也是傳統工藝、傳統文化和現代紡織業、服裝業、制造業的融合,既可以幫助紡織企業和設計師從傳統中來汲取營養,也可以幫助傳統織繡染技藝在現代的紡織和服裝業中間找到更加廣闊的用武之地。
首展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支持,由北京服裝學院主辦,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錦繡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系列活動組委會聯合主辦。
據悉,“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將以巡展形式在蘇州、北京、廣州、???、西寧、長春等地展出,集中展出近年來傳統織染繡類非遺項目保護成果與走進現代生活的杰出案例,詮釋傳統織染繡技藝在現代生活中的轉化與應用,鏈接傳統與當下,打破千百年時間藩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