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秦陵博物院公布百戲俑最新研究成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7-21


      西安7月20日電 (記者 阿琳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日公布秦陵K9901陪葬坑4號、28號俑最新研究成果。

      秦始皇帝陵 K99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陵園的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是一座內有東西向三條過洞、兩端分別有斜坡門道大東西向“凸”字形陪葬坑。

      通過兩次發掘對陪葬坑進行了全面揭露,共出土陶俑30余件。從已修復的陶俑姿態分析,他們的風格、特點與秦兵馬俑截然不同,初步判斷,這些陶俑可能是象征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的百戲俑。

      K9901出土的4號俑,陶俑上半身裝飾有類似明清時期皇宮大門上的那種圓形泡釘。在已發掘出土的秦代陶俑中,4號俑是保留秦代藝術信息較多的一件藝術精品。陶俑通體彩繪,是目前發掘百戲俑中殘存彩繪最好的一件文物。

      其上身著衣,布滿泡釘,泡釘間飾以太陽八角紋;下身著裳,繪有大量精美紋飾。

      4號百戲俑殘存的彩繪圖案主要集中在上衣、領緣、袖緣和褲子腰帶等部位,主要有以下三種圖案:八角星紋、幾何紋飾和云氣紋。上衣為黑色的八角星紋,中間黃色連珠紋裝飾。領緣、袖緣和腰帶為幾何紋飾,間或裝飾有“草葉紋”,肉眼可觀察到白色、黑色、黃色和紫色。

      秦陵博物院聯合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了4號百戲俑彩繪紋飾的紡織品復原工作。對上衣主體推測為飾有八角星紋的絲綢織錦,采用提花機織造方式復原;領緣、袖緣和腰帶推測為幾何紋樣的絲綢編織物,同樣采用提花機織造方式復原;褲子推測是絹地刺繡的云氣紋,使用平紋絹作為繡地,施以鎖繡針法進行復原。

      K9901出土的28號陶俑,發現于K9901陪葬坑第三過洞的東端,在對出土陶片初步拼對后發現它與秦陵出土的陶俑姿態都不一樣,28號俑呈兩膝著地,兩腳收于臀下,兩臂向后舒展。歷時九個月完成了28號百戲俑的修復工作。

      由于28號俑特殊的姿態,即便在修復完成后,也很難直接利用文物本身進行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為此,秦陵博物院聯合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開展了28號俑三維掃描建模工作,利用高精度表面三維掃描和紋理拍照技術,構建了文物的表面和幾何形態的高精度建模。使得研究人員和公眾可以通過瀏覽文物的三維模型了解28號俑的姿態和文物的細節。

      在對28號百戲俑表面彩繪保護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其腹部彩繪表面上發現了三枚連續的指紋痕跡。由專業機構的指紋學專家對三枚指紋進行了數據采集和特征標注,應用指紋學統計分析技術對三枚指紋進行系統的研判后發現,這三枚指紋與青少年指紋的特征高度相似,由此可以推斷,在這尊陶俑上殘留指紋的工匠為青少年的可能性極大。

      據介紹,秦陵博物院在對秦陵K9901出土4號俑、28號俑做好科技保護修復工作同時,積極聯合國內科研機構和專業團體,開展文物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和活化工作。

      通過對秦俑彩繪的復原和現代紡織品的加工,展示了兩千年前秦代精美的服飾藝術;通過對秦人指紋的分析,讓公眾了解到秦代工匠的身份信息。這些都使得文物的研究和利用成果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讓兩千多年前秦人生活的豐富多彩能夠跨越時空在今天與大眾相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