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亮相上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7-17]
上海7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與天無極——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15日在上海奉賢區博物館正式開幕。周、秦、漢、唐4個歷史時期的156件(組)文物盡數亮相,民眾足不出“滬”,就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次展覽展出的156件(組)文物,匯聚陜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漢唐文物中的精品 ,類型包含青銅器、金銀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更有國寶兵馬俑、漢代陽陵陶俑、法門寺秘色瓷、何家村出土金銀器等珍貴文物亮相,凝聚著古代中國最為絢麗的盛世記憶,彰顯出華夏民族奮發有為、包容大度的文化自信。
陜西,又稱三秦,其地域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北為黃土高原、南接秦嶺山區、中間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先后有十四個王朝建都于此。在這十四個王朝之中,周、秦、漢、唐四個大一統王朝譜寫了中華文明中最為精彩的篇章,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并跨越時空影響著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
記者看到,展覽共分“赫赫宗周”“東方帝國”“大漢雄風”及“盛唐氣象”四個部分,從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個方面,向大家展示周、秦、漢、唐四個大一統王朝譜寫的中華文明最華彩的樂章以及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傳達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陜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利表示,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周、秦、漢、唐等14個王朝的建都地,是天然歷史博物館,擁有皇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秦嶺、華山等眾多中華文明、中國革命和中華地理的精神標志。此次在奉舉辦展覽,旨在展現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陜西歷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發展蔓延,期待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滬陜兩地在聯合辦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奉賢區委書記李政表示,未來,奉賢將致力于推動滬陜之間的友好互動和資源共享,讓更多人領略陜西的燦爛文明、歷史文化,喚醒中華文化基因,堅定文化自信;將打造更多的演藝新空間、人文新景觀、休閑好去處,讓文化之花在奉賢絢麗綻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