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去年北京考古發掘文物約5千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2-13

      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劉文曦)去年北京考古工作和大遺址保護取得新進展,考古發掘項目120項、發掘面積11.6萬平方米,出土文物約5000件(套)。周口店遺址、琉璃河遺址、大葆臺漢墓、明定陵4處考古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月13日,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專場新聞發布會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洪昌作出上述表示。

      劉洪昌介紹稱,去年北京基本建設工程考古成果顯著,完成調查項目402余項;考古勘探項目254項、勘探面積1859萬平方米;考古發掘項目120項、發掘面積11.6萬平方米,出土文物約5000件(套)。周口店遺址、琉璃河遺址、大葆臺漢墓、明定陵4處考古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全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7處,不可移動文物3840處,登錄國有可移動文物501萬件(套)。按照計劃,今年北京市將高標準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

      劉洪昌介紹,目前中軸線申遺已完成鐘鼓樓周邊申請式退租、地外大街環境整治、太廟核心區非文物建筑拆除、正陽橋鎮水獸發掘等項目。申遺文本草案提前報送世界遺產中心格式審查。

      劉洪昌指出,今年是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極為關鍵的一年,北京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集中打磨申遺文本,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的溝通協調,研究疫情常態化條件下的申遺工作創新辦法,提升中軸線國際影響力,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近年來,北京市圍繞“一軸一城、兩園三帶、一區一中心”,統籌文物保護傳承利用,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其中,“一軸”指中軸線申遺保護,“一城”指博物館之城,“兩園”指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三帶”指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一區”指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一中心”指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