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日本學者著《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11-27




      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畫報出版社日前推出了由日本歷史學者富田升教授撰寫的《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從一位日本學者的角度考證中國文物如何外流于世界,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物外流如何影響了流入國的傳統審美意識,又如何參與了傳統審美意識的近代化轉型。

      世紀之交,八國聯軍侵華,清廷岌岌可危。內憂外患的亂世中,數不盡的國寶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國寶,經誰人之手,以何種方式,以多高的價格,流落于何方?

      在《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中,富田升教授用100余篇親歷者的證言、80余幅圖片和20多張表格,細致入微地追查了近代國寶外流的蹤跡。重點關注日本人、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古董商是如何參與了這些文物外流過程,并通過分析歷史留存下來的買賣記錄和拍賣目錄等,試圖厘清文物外流的具體真相。與此同時,本書還通過俯瞰近代日本接受中國文物的狀況,特別是著眼于江戶末期至明治時期,風靡一世、充滿濃厚唐物雅趣和文人雅趣的煎茶道在大正前后急速衰落的背景,來研究接受中國文物給日本帶來的影響和意義。

      富田升教授用細膩的筆鋒,描述了山中定次郎、大倉喜八郎、住友泉屋博古館、繭山龍泉堂、廣田不孤齋等古董商對中國文物海外流出的影響,特別是通過探尋被譽為“世界的山中”的古美術商“山中商會”的足跡,通過闡明文物、特別是青銅器的流出及其文化漣漪,揭示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是如何讓日本近代鑒賞美術發生了轉型,又是如何讓世界形成了鑒賞中國美術的熱潮,讓中國美術的魅力在世界范圍內熠熠生輝。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日文原版由日本NHK出版公司于2014年出版,是21世紀以來外國研究中國文物海外流失的一部重要學術論著。作者富田升教授埋頭于日本各機構,歷經千辛萬苦尋找到的當年中國古董交易方面的信息格外珍貴,在填補學界研究空白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而這些史料是唯有作為“當事人”、作為“當時人”才可知曉的實情,是洞察事件本質的重要證言。通過這些史料,中國讀者了解到日本正式開始青銅器收藏是源于義和團運動時期清朝宮廷內外的流出品。同時,富田升教授作為中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研究恭王府文物流失問題,在學界享有權威地位。書中關于恭王府文物的流出、收購、購買方、售價等等都一一作了詳細介紹,其史學價值極高。

      在書籍的裝幀設計上,本書采用內、外雙封設計,以精裝鎖線的裝幀形式呈現。外封、護封專色印刷,外封書名燙紅。內文圖文相結合排版,力求體現較好的閱讀視覺效果。

      本書還得到了權威專家的肯定和推薦。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瀚教授評價道:“日本學者富田升先生致力于中國文物研究,蒐集流散世界各地的資料,系統梳理長達百余年的中國國寶流失過程,以實證研究為依托,研究結論有說服力。對于文物的普查和追索,收藏與鑒定,以及深入系統的研究,本書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著名清史研究專家、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朱誠如也大力推薦本書:“《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鉤稽散在世界各地的珍稀資料,系統梳理出近代中國國寶外流的過程、渠道等以往鮮為人知的史實,為海外流失文物的鑒定與收藏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海外重要文物的追查和回購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線索?!?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