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山西仰韶文化考古95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11-20




      太原11月20日電 (楊佩佩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二級研究員薛新明20日在“揭秘彩陶花魂——山西仰韶文化的考古歷程”講座上表示,以1921年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發掘為開端,中國現代考古學已有百年歷程。對山西而言,仰韶文化考古從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掘開始,95年間一路向北,不斷探尋文化起源。


      薛新明介紹,山西歷史文化悠久,仰韶時期的遺址幾乎遍布全省,累計發現716處,經正式發掘的近50處,其中尤以晉南地區最多。在他看來,山西地區仰韶時期的研究可以1949年和1990年為界,劃分為三個階段。

      其中,從1926年中國現代考古學家李濟等發掘夏縣西陰村遺址開始,一直持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考古學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山西還未建立自己的考古機構,工作由省外學術機構和專業學者完成。

      薛新明介紹,這期間,山西先后發現了幾處仰韶時期的遺址,尤其是對西陰村遺址的發掘,以確鑿的資料更新了中外學者對中國史前史的認識,是當時研究中國史前文化的主要內容。

      20世紀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山西的地方文物部門陸續建立,主要收集田野資料和建立文化序列?!巴ㄟ^考古人員的努力,這期間構建了以晉豫交界地區為中心的仰韶時期文化序列和譜系,研究水平居中國前列,是其他地區對比研究的參照?!毖π旅髡f。

      隨著社會的發展,仰韶文化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更科學、更開放。20世紀90年代至今,以聚落考古和多學科合作為主要特色的考古學理論逐漸形成中國特色,山西也在考古發現和綜合研究等方面收獲頗豐。

      1990年至1991年,在臨汾盆地東部的翼城北撖遺址發掘中,發現迄今山西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棗園文化,填補了區域與時代上的空白。2016年發掘的臨汾桃園遺址則展現出廟底溝文化。這都為考古人員研究仰韶時期提供更多線索,探尋中華文化起源。

      近年來,在新技術和新理念之下,夏縣師村、吉縣溝堡、呂梁山中段嵐縣荊峪堡、襄汾小王村、浮山南西河等遺址均有新發現,從晉南到晉北,這些遺址發掘對山西仰韶文化考古具有不同意義。

      薛新明表示,山西仰韶文化考古95年,讓仰韶時期的發展線索逐漸清晰。大小規模不等的聚落、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墓葬缺少隨葬品構成山西仰韶時期社會復雜化過程的顯著特點,與同一時期其他主要史前文化相比,具有樸素務實的特色,這一理念對后世的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的產生、發展有重要影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