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探訪邛崍石筍山摩崖造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10-09

      中國石窟藝術源遠流長,分布廣闊。有人言,如果說北方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上闋”,那么巴蜀石窟便是當之無愧的“下闋”。

      邛崍市是成都現存摩崖造像最集中、規模最大的石刻分布地區。而在邛崍市大同鎮景溝村,竟隱藏著約有1000座造像的石筍山摩崖造像。

      近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來到邛崍市大同鎮景溝村,探尋石筍山摩崖造像背后的“秘境”故事。

      邛崍石窟主要有三處

      四川石窟造像數量巨大,分布范圍廣,始于北朝晚期,繁榮于唐宋,具有強烈的地域獨特性和時代特征。并且,四川石窟以中小型石窟為主,因此,極強的民間性是四川石窟的特點,也是其獨特價值的體現。

      其中,邛崍市是成都現存摩崖造像最集中、規模最大的石刻分布地區。其佛教石刻藝術體現了唐代中、晚期的不同風格,承載著唐代佛像藝術靈魂。據了解,邛崍石窟主要有三處,分別是邛崍大同鎮石筍山摩崖造像、臨邛鎮磐陀寺摩崖造像、花置寺摩崖造像。2006年,邛崍石窟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約有造像1000座

      在距離成都約2小時車程的邛崍市大同鎮景溝村內,隱藏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石筍山摩崖造像。此處為何叫石筍山?有人言,因山崖環抱之中,一峰卓立,高聳入云,狀似春筍,所以稱之為石筍山。據了解,石筍山摩崖造像始刊于唐代,背東面西,依崖鐫鑿而成。造像龕分兩段,北段為一層,南段分為上下兩層,橫向分布在長120米、高40米的山巖上,坐東向西,共33龕,約有造像1000座。

      石筍山摩崖造像內容豐富多彩,主要以佛傳故事為主,佛像有釋迦牟尼、千手觀音、天王、文殊、力士、飛天、舞樂等。除佛像外,此處建筑也別具特色,有殿宇、塔幢、樓閣、橋池、船舫等。其中北段為石筍山精華所在,佛像巍峨,蔚為壯觀。整個石筍山造像最大的要屬彌勒佛,像高約8.3米,左右兩側分別有二菩薩脅侍左右。天王、金剛力士造像則代表力量的象征,職責是用強力來護衛佛法。飛天造像則手捧蓮花,從天而降,她的腰下部分折曲向上,近乎九十度直角。

      邛崍石筍山摩崖造像雕刻精美,線條流暢,人物神態自然,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研究唐代佛教石刻藝術具有很高的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