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1-08-28
      

      北京8月28日電(徐婧)近日,北京正式公布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46處新增名單中,與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聯系及反映新中國發展和建設成就的重要革命文物遺存共16處,占比超三分之一。

      記者28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于2020年啟動,截至2021年3月共收到近百處申報項目。隨后,北京市文物局按照遴選程序對以上申報項目開展認真審核,最終形成了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

      近期,經北京市政府審議同意,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正式公布(共46處,另有4處與現有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合并)。其中包括古遺址6處、古墓葬2處、古建筑16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處。至此,全市共形成9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55處。

      近現代重要史跡占比大幅提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因此,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側重于反映偉大革命歷程的革命文物以及重要考古新發現。

      在46處新增名單中,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處,與歷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聯系以及反映新中國發展和建設成就的重要革命文物遺存共16處,占比超三分之一。

      其中,既有五四運動和一二九愛國運動歷史見證地“北師大舊址”,也有高君宇、馬駿烈士墓等革命紀念設施;既有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偉大歷程的上義師范學校黑山扈校區舊址、八路軍宋鄧支隊會師地舊址、平津戰役指揮部宋莊舊址、桃棚村抗戰時期舊址等革命舊址,又有見證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重大史實的十三陵水庫紀念碑。

      這些文物保護單位的核定公布,將有效保護一大批重要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資源。

      古遺址古墓葬“含金量”足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中的8處古遺址、古墓葬豐富和填補了從新石器時代直至各個歷史時期文明演進序列中的缺環,使北京的歷史發展鏈條更加完整。

      46處新增名單中的8處古遺址、古墓葬,均為近年來重要的考古新發現。其中,與澄清上閘和澄清中閘并稱為澄清閘的澄清下閘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重要遺產構成;

      東胡林人遺址是北京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填補了自山頂洞人以來華北地區人類發展史的空白;

      路縣故城遺址為“2014年十大考古新發現”,是通州區迄今為止最早的古代城址,是研究漢代郡縣制的重要實證;

      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是國內現存冶鐵爐最多、爐體保存較好,且類型豐富、工序完整的遼代礦冶遺址群,填補了遼代冶鐵史的空白,入選“2016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墓是北京現存等級最高的唐代墓葬之一;清代親王家族墓地莊親王園寢則為研究清代親王園寢制度提供了重要實例。

      涵蓋文物時間軸線跨越萬年

      從時間軸線看,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涵蓋了從新石器時期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各類文物,體現了北京市在史前文化與文明起源,漢唐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以及近現代重要文化遺存的分布及基本特色,時間軸線跨越萬年。

      其中,東胡林人遺址地層堆積包括從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的多層堆積,距今約11000-9000年;

      廣陽城遺址對了解漢代幽燕地區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經濟發展情況具有重要價值;

      北齊河清三年摩崖造像是目前北京地區發現有明確年代題記的最早的摩崖造像;

      十三陵水庫紀念碑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中央和北京市的領導干部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動人場景。

      東城、西城、海淀、房山繼續領銜

      從地域分布看,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呈現了更為突出的區域優勢。

      在46處新增名單中,東城、西城、海淀、房山四個文物大區繼續領銜,其中,東城區7處、西城區11處、海淀區8處、房山區8處入選名單,占比超過新增總數的三分之二。這既增強了四個文物大區的區位優勢,也凸顯了中軸線申遺、三條文化帶建設、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重點文物工作。

      據悉,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繼續完善“四有”基礎工作、強化文物
    安全監管,有序推動活化利用,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