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6月5日電(張煜歡)5日,《恰是風華正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特展》開幕式在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展覽館舉行。該展覽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指導,浙江省文史研究館、浙江畫院、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共同主辦。
本次展覽以時間為軸、以史為綱,通過中國傳統藝術和現代新媒體藝術相結合的形式展現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浙江窗口”的發展面貌與生動實踐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黨史與文史相編織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特展現場?!≈鬓k方供圖
特展現場?!≈鬓k方供圖
特展的作品分為“文心膽氣”“大地崢嶸”“人民江山”“風華正茂”四大版塊,以文明史觀視角呈現百年黨史,立足文史研究、文史創作、文史傳播、文史教育四位一體,努力打造文史與黨史交織相融的互動型黨史教育,推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展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館、浙江畫院、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共同主辦,為文化界與媒體界攜手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王永昌表示,通過舉辦這次展覽,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將以展促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繼續圍繞打造文史浙江“重要窗口”的目標,努力在崇文鑒史、咨詢國是、民主監督、統戰聯誼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在文化浙江建設新的征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浙江畫院的藝術家自去年開始就以飽滿的創作熱情,深入生活,廣收素材,整體梳理了我黨從蓽路藍縷的創建到艱苦奮斗的過程,從建立新中國到社會主義建設,并最終引領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輝煌歷程?!闭憬嬙涸洪L、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孫永說。
此次展覽中,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提供了“重返黨史現場”的扎實圖文視內容;浙江日報提供了歷年“七一”的報紙頭版,其中一個頭版還報道了浙江要籌建南湖革命歷史紀念館的重要內容;浙江義烏的陳望道故居提供了《共產黨宣言》多個版本的封面……大大豐富了黨史與文史學習教育精神底蘊與內涵。
為展現那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歷史,本次展覽特別邀請到革命后人現身講述、黨史專家互動講座,為觀眾帶來別開生面的黨史教育體驗?;顒犹貏e邀請李大釗之孫、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李青,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之孫、浙江大學教授王明華,與民眾共同在紅色作品中感悟代代相傳的革命精神。
在特展“人民江山”版塊,入口處是“勿忘英烈”展區,正對著的“囚禁在浙江陸軍監獄里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英烈照片,時任共青團浙江省委代理書記裘古懷烈士便在其中。特展邀請到裘古懷烈士的侄孫、浙江寧波奉化區委黨校教師裘是,跨時空回顧浙江陸軍監獄里那段犧牲遺言背后的故事。
展區中一幅特邀作品——版畫《浩氣長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犧牲的9位浙江省委書記》,格外引人注目。作品由佟飚、陳海燕、王超、方利民、曹曉陽等版畫家共同完成。解放前,浙江有9位省委書記(代理書記)在領導人民革命斗爭中灑盡最后一滴鮮血,最小的僅為21歲?,F場邀請到原浙江省委書記(代理書記)王嘉謨、張秋人、卓蘭芳、徐英的后人,共同瞻仰革命烈士氣節。
據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介紹,以中國藝術講述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本次特展的另一大亮點。展覽展出作品近200件,涵蓋中國畫、書法、篆刻、版畫、石雕、木雕、銅雕、瓷器、紫砂等中國傳統藝術,展品中有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建館近70年來的館藏精品,有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研究員)、浙江畫院藝術家“慶祝建黨百年”專題采風創作的時代新品,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獻禮“建黨百年”的藝術作品。
現場,以傳統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相結合的“紅色地圖”讓人眼前一亮,展覽借助“紅色地圖”這一展示方式“重返黨史現場”,展現浙江的紅色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地。
本次特展上,《瞬間:重返浙江紅色現場》新書首發儀式同步舉行。該書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與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編撰,紅旗出版社出版發行。記者和黨史學者歷時一年,走訪南湖、分水塘、浙江陸軍監獄、大陳島、楓橋、余村等浙江重大黨史事件發生現場,訪問重要黨史事件親歷者以及后人和研究者,記錄百年來浙江大地上發生的黨史故事,用一個個“瞬間”串聯起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
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黨委書記、總編輯柴燕菲是本書主編之一。她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媒體人,能在建黨百年之際重返黨史現場,重溫黨史瞬間,以媒體人獨特的視角穿越百年黨史,這是身處這一偉大時代的幸運,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13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