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位于隆福文化中心的“賽博涌現——NFT加密藝術展”正在火熱進行中。在藍天白云和紅墻碧瓦的映襯下,集合傳統繪畫藝術、雕塑藝術以及新媒體影像、裝置藝術等高科技于一體的跨界藝術展在隆福文化中心仿古建筑中,為觀眾帶來充滿想象以及跨越時空的美妙交錯感。
作為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世界級文化藝術消費目的地,隆福寺不僅已經成為北京的網紅打卡地,更致力于推出智能化、科技化和數字化的內容。此次引進數字領域大熱的NFT概念,正是建設“數字”隆福寺過程中的一次嘗試。希望通過NFT的展示與探討,帶給觀眾更多有關時空體驗與生命意義的思考,展望未來世界與今天世界的連接。
據悉,今年以來,北京各大知名美術館紛紛引進NFT展覽,區塊鏈藝術、科幻藝術、3D賽博繪畫等成為高頻詞匯。相比前幾場數字加密藝術展,除了對NFT的持續公眾普及教育以外,“賽博涌現——NFT數字加密展”希望通過與傳統殿堂藝術的數字化對話來進行更多作品以外的業界思考與創新探索。
展覽邀請了中國八大藝術院校的學者代表,包括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囊括24位國內頂尖的先鋒跨界藝術家、中國數字藝術的重要推手、區塊鏈技術領袖等,展出了近50件(套)不同主題的油畫、雕塑、版畫、新媒體影像、裝置、聲音、CG等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的作品,可看性十足。
總策劃聯合出品人孫迪介紹:“此次展覽創新地把線下展覽與NFT網站平臺進行戰略合作,從‘觀展’延展到‘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進而推動數字收藏、交易與流通?!痹谡褂[期間,還將邀請傳統藝術與數字藝術的代表性專家,開展數十場學術論壇,探索在數字時代藝術與科技如何重塑并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未來的藝術產業如何構架集創作、交易、投資收藏和加密文化輸出為一體的新型數字化平臺。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藝術評論家王端廷認為:“數字技術無孔不入的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新冠疫情更加快了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步伐,加深了數字化生產和生活的程度。在藝術領域,數字藝術創作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成功經驗。近年來,NFT加密技術被用于藝術收藏,改變了傳統的藝術收藏方式。這一新事物也引起藝術界的關注,成為近期藝術圈的熱門話題。我始終堅信,技術本身不存在對錯善惡之分,問題在于技術使用者的道德觀念。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回避新技術,而應該善加利用這些新技術,以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br/>
未來,賽博藝術還將為觀眾帶來更多展覽展示,不斷探索數字時代藝術與科技的趣味結合,開創商業和數字的有機聯動。
據悉,“賽博涌現——NFT加密藝術展”將在隆福文化中心持續展出至6月7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