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訪談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解讀大運河文化:“通、游、容”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2-08

      杭州12月7日電(記者 奚金燕)7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運河是曠世罕見的山河巨構,更是綿延流動的文化寶庫,蘊含著“通”“游”“容”文化,需進行更大力度的文化研究和發掘,以文化之力構建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共同體,讓中國大運河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國大運河全長3200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隨著《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日前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再次成為焦點。

      從歷史維度來看,許江認為,大運河已不單單是一條河,更代表了一種制度、一個知識體系和一種生活方式。其開挖、暢通與衰落,折射出不同時期國勢的盛衰與消長,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中國社會特殊的運行與發展軌跡。

      從空間地域看來,許江認為,橫臥峰壑的萬里長城與蜿蜒伸展的大運河,可視作一個跨越山岳的“人”字。長城是雄健的一撇,運河是深重的一捺,一“人”字盡寫中華民族的堅韌與剛強,鑄煉中國人外御內治的文明力量。

      如其所言,大運河是雕琢大自然的利器,哺養著國家、也孕育著沿岸的城鎮。許江說道,杭州、蘇州、揚州、淮安、開封、天津、北京這些城的興衰榮枯與大運河的一脈流水休戚相關,大運河的氣韻也深深地侵入這些城市興建與文化的根脈之上。

      位于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是生動的例證。許江說道,運河織造著杭州湖畔河間的姿態,也織造了杭州人在橋與橋之間穿行的老底子生活。近年來杭州城市發展迅速,林立的高樓之下,老街、小橋、流水讓整座城市更添生機、更顯氣質。

      大運河更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在許江看來,與其他文化相比,運河社會文化有著顯著的“運河”特征和開放、溝通、區域的特性。

      首先,其蘊涵著“通”的文化。在許江看來,江河東流,百川歸海,唯有京杭大運河,由南向北,穿過長江三角洲,越過黃淮平原,繞過山東丘陵,縱貫整個華北平原,“中國最大的幾條河流因大運河得以貫通,沿岸的城市和人民也由此拉近了距離,加強了交流,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br/>
      再者,許江認為,從古至今,在千里大運河上行舟,也延伸出了“游”的文化?!把刂\河,能看到曉風殘月的江南美景,也能看到遼闊蕭瑟的北國風光,一路風情迥異?!彼J為,這種“游”的文化體現在古人山水的詩篇里,也體現在河川延綿的畫卷橫軸里。

      其次,許江認為,南北貫通的大運河包羅萬象,人們在行舟游觀之中,視野和心胸也會隨之變得寬廣,能容萬物,正是體現了中華民族“容”的文化。

      “千年積淀下,大運河邊的房屋就像是一部建筑類百科全書。如果我們能好好保存下來,留給子孫后代,意義非凡?!痹S江表示,應加大對大運河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在保護好運河生態的基礎上,建設好大運河文化帶,擦亮運河文化金名片,讓大運河文化這一中國文化符號更好地走向世界。

      據悉,此次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運河集團、杭州西湖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承辦,藝文中國聯盟、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