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鎮館之寶對于博物館有多重要 外媒:攬客魅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1-20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14日報道,普拉多博物館有貝拉斯克斯的《宮娥》,索菲亞王后藝術博物館有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盧浮宮有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絕大多數知名美術館都收藏著一些名畫,雖然它們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卻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甚至在近日發起一場活動,為博物館尋找代表其形象的標志性作品。

      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藝術史教授比奧萊塔·伊斯基耶多說,很難確切統計到底有多少人是為了某幅名畫而來博物館參觀的,“雖然有些名畫能夠吸引到很多參觀者,它的攬客魅力是其他方式無法取代的”,但是沒有人來博物館只看名畫,因此名畫可以成為傳遞全部收藏價值的一個工具。

      馬德里自治大學藝術教授奧爾加·費爾南德斯表示,博物館可以把名畫作為吸引游客參觀其他作品的引子,觀眾經常會發現名畫也不過如此,但他們可能會發現其他寶藏。但費爾南德斯認為使用這種策略時需格外小心,因為過度推廣某件藝術品有違博物館的宗旨。

      普拉多博物館公眾與安全部門總管維爾吉娜·加爾德也贊同這個觀點,她提醒說,必須要小心不要讓一幅畫的名氣降低了參觀質量,就像盧浮宮那樣。每天有大約8000人來普拉多博物館欣賞《宮娥》,此外,介紹這幅作品的音頻被下載的次數最多,平均每月被聽3000次。

      費爾南德斯表示,這些作品不僅可以吸引游客,而且博物館還可以利用它們來建立自己的風格。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格爾尼卡》,因為索菲亞王后藝術博物館所收藏的大部分作品都與這幅畫作有關,它們彼此之間互相關聯。

      蓬皮杜藝術中心提出,找到這樣一個標志物并不困難,但是它們出現在著名美術館中并非偶然。如果它們屬于私人收藏,那就很難引起大眾興趣,也不會流傳得如此廣泛。

      報道認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創作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一世肖像》就是這樣,該名畫曾在維也納展出多年,在被納粹掠奪、后來被私人收藏之后就退出了公眾視線,失去了大眾化的特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