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幅中俄畫作亮相蘭州 引眾“隔空”交流“藝術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0-28]
蘭州10月28日電 (艾慶龍 高展)早上9點,蘭州藝術生張全興跟隨老師、同學來到繪畫展,他選定作品后,將各類鉛筆有序擺放在地面,單手撐著畫板進行臨摹。
10月26日至11月6日,“藝意相融,源遠流長——國際美術教育作品展”在蘭州舉行,此展覽一大亮點便是收集了100余幅中俄30多名畫家的作品。其中,列賓、費欣、奧列什尼科夫等老一輩俄羅斯已故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也進行了展出。
“近距離觀察列賓等大師的繪畫作品,可仔細觀察細節之處,學習技巧和大師風范?!睆埲d坦言,往常學習,主要在教室中,以畫冊或者印刷品為模版進行學習,作品細節和明暗度受制于機器,無法百分之百還原。
“展覽中作品大多數存在于畫冊中,如今卻在眼前?!睆埲d看到列賓的作品,頗為歡喜,進行著反復研究和現場臨摹。
“2個多小時才可完成一幅作品,期間需手持名家作品復印件進行臨摹,如沒有興趣和愛好,整個過程相當無聊和單調?!备咧袑W生張敏因考學壓力,才開始學習繪畫,經歷了從好奇到煩躁再到喜歡的過程。她告訴記者,學習繪畫除了理論之外,還需學習繪畫技巧。
繪畫對于張敏來說,此前僅是考學的一種途徑和工具,但在一次次的畫展現場學習中,她對作品背后的故事所吸引,甚至還特意去國外參觀作品。在畫展上,張敏與其他繪畫愛好者不同,并未著急臨摹,而是對每幅作品細節之處,進行拍照和記錄,并不時與指導老師交流心得。
繪畫指導老師柴欣一大早便帶領300多名學生,前來觀展。她現場教學時說,俄羅斯素描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以嚴格的學院寫實主義聞名于世,在數百年的薪火相傳中,出現過許多大師級的畫家。
“借作品突破時空限制,與繪畫家進行‘交流’也是學習方式之一?!辈裥捞寡?,對于身處西北的藝術生來說,學習側重于復印件臨摹,鮮有實地參觀名家之作的機會,細節處理更加依賴于課本;而參觀名家作品,可培養學生觀察力和分析力等繪畫基礎能力。
“這次列賓美術學院師生素描展覽,只是素描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水滴,但透過它可以折射出更為廣闊的素描藝術世界?!辈裥勒J為,希望學生通過近距離接觸原作,喚起他們對繪畫熱愛、關注和專研之心。
據了解,此次展覽還包含了《造物畫境——中俄畫家風景作品四人聯展》等分項展覽活動,集中呈現了秦燁、黃遠朋等參展中國畫家經過俄羅斯繪畫語言熏陶后對西畫造物、國畫寫意的融合,此分項展覽活動也是全國巡展首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