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訪談

    吳震寰:探索中國繪畫精神的世界表達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10-20

      合肥10月19日電 (劉浩)“繼承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精神,吸收西方部分繪畫技巧,找到中國藝術聯通世界的‘語言’,為世界藝術舞臺貢獻中國的審美價值?!?9日下午,由當代藝術家吳震寰策展的中國繪畫學術邀請展在安徽合肥大地美術館開幕,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達了自己的創作觀。

      吳震寰,廣東湛江人,曾任廣東省湛江市青年美協主席,現任北京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

      在吳震寰看來,全球化時代,東西方藝術雖然各有品質,但西方藝術占了主導地位,成為世界藝術的公共標準和普世價值。在這個背景下,如何推動中國藝術走向世界舞臺,為世界貢獻一個新的創作體系和審美視野,是吳震寰近年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探索的方向。

      跳出傳統國畫的話語范疇,將當代繪畫藝術囊括其中,從廣義上來看待國畫,這是吳震寰在理論方面提出的學術概念“大國畫論”。他說,在大國畫論的概念里,其繪畫指向是“中國精神”“中國意象”“中國靈魂”。

      吳震寰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來闡釋大國畫。他指著一組《梅蘭竹菊》作品,這幅作品看上去是揮毫潑墨,但仔細看來,里面融入了西方繪畫的技法,比如“梅”中的圓圈假山是抽象的物體疊加,這讓外國的藝術家能看到有他們的“繪畫語言”蘊藏其中,不至于剛看到,就“拒絕離開”。倘若再進一步去賞析這幅作品,就會看到中國傳統的繪畫寫意精神,這才是這幅作品所要傳遞的內容。

      吳震寰說,在“大國畫”體系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人可以接受的東西。他說,水墨強調筆墨和宣紙,相較于中國繪畫精神來說,筆和紙只是載體,屬于次要。而這個載體的運用,可能令外國藝術家不那么容易靠近,所以就要吸收外國人容易接納的載體,比如用布和油畫顏料、丙烯顏料,再深一個層次是運用他們的繪畫技法和他們審美表達習慣,這樣一來,就能讓外國人既看到作品的通性,又看到了個性?!耙欢ㄒ獡Q上一件世界性的衣服,來融入進去,再展示自身的個性價值?!?br/>
      吳震寰還曾在美國加州大學、韓國等地策劃展出作品,推動中國繪畫藝術走向世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