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物“本色”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9-18]
西安9月17日電 (記者 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與陜西地礦集團17日聯合舉行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暨對外合作辦公室成立儀式。
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賀達炘介紹,雙方合作的方向為彩繪文物的研究。彩繪文物是該館館藏文物大類,涉及古代藝術、宗教、審美習慣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此次項目啟動,旨在保護好彩繪文物的歷史信息,并對瀕臨消失的彩繪顏料開展制作工藝、技法等研究。
“古代壁畫大致分為石窟寺壁畫、建筑壁畫、墓葬壁畫,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大多是墓葬壁畫,價值很高?!别^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辦公室主任王佳說,古代壁畫使用的是礦物顏料,目前有多種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對館藏壁畫礦物顏料進行研究,了解其種類和成分。他期待通過合作研究建立完善的壁畫顏料數據庫。
據了解,項目研究人員將利用現代科學儀器對文物顏料進行分析研究,此舉對彩繪文物的保護,尤其是壁畫的修復至關重要。通過對古建筑、彩陶、壁畫等文物的顏料涂層及殘片樣品分析研究,獲得顏料的物質組成,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以及材料結構。了解一些顏料褪色、變色,產生病害及膠質老化的問題,將為文物修復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當日,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強躍與陜西地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廷周共同為對外合作辦公室揭牌。
資料顯示,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藏有20多座唐代貴族等級墓葬的壁畫精品1200平方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