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件民間私藏客家珍稀文書首次披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8-11]
廣州8月10日電 (索有為 董柴玲)《客家珍稀文書叢刊(第一輯)》于8月10日在廣州首發,該書系統收集整理“客家三州”(即廣東梅州、江西贛州、福建汀州地區)清朝至民國時期的珍稀契約文書3萬件。
《客家珍稀文書叢刊(第一輯)》是2018年中國國家出版基金全國8個重大項目之一,由南方出版傳媒、廣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開始啟動,耗時三年編纂出版。該書約計收入2.3萬件契約和217冊賬簿,合計100卷,3萬余頁。文書類型主要包括田地、房屋、山林的買賣、典當、租賃等契約,以及官府布告、誥命文書、捐官文書、休書、分家書、改嫁書、禮單等。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王東認為,客家學研究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但目前最缺乏第一手的民間文獻。該書的出版將極大提升大家對于歷史時期客家經濟、社會、民間日常生活的認知,把客家研究推進到一個更高的學術水準。
據廣東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鐘永寧介紹,《客家珍稀文書叢刊(第一輯)》的亮點之一是數萬件文書全部來自民間私藏,首次披露,且全部歸戶到鎮村,對于推動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民俗學和客家學等研究都頗具意義。
該書主編曹樹基表示,編纂本書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大部分文書幾經流轉,歸戶性被破壞,來源不清晰,且很多客家文書不寫姓氏和地名。為此,他專門為本書研究出數據庫跟人名、地名勾連雙重整理手段的辦法,在歸戶與歸群的大目標下面,盡量讓這些契約文書有明確的人群邊界和地域邊界,這在學術界是首創。
知名客家文化研究專家羅勇介紹,該書是《世界客家文庫》第二個重點項目,《世界客家文庫》是至今為止規模最為宏大的客家文化叢書,吸納了海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參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