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8日從淮安市洪澤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經該區文物工作者大量工作,在洪澤湖大堤新發現石刻遺存95處,至此,洪澤境內已發現洪澤湖大堤石刻遺存總數達220處。
據介紹,受前階段少雨干旱影響,洪澤湖出現多年難得一遇的枯水期,許多原本淹沒在水下的石刻裸露出來。洪澤區文物工作者抓住這一契機,立即深入大堤湖灣至蔣壩段開展石刻調查,對新發現石刻進行測量、定位、拍照等資料收集,并對其中一部分石刻進行了拓片。此次新發現的95塊石刻,有工程記錄石刻、吉祥圖案石刻、水文標志石刻等,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洪澤湖大堤石刻文化的豐富內涵。
該區博物館原館長裴安年遺憾地表示,這些枯水期新發現的石刻遺存,當水位恢復正常后將再次沉入水中,很難有機會睹其真容。此次調查整理大堤新發現的石刻,對研究考證洪澤湖古代治水、技術應用、社會經濟以及大運河文化提供了翔實的史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