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人工智能藝術創作與人類自身的藝術創作的區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4-23



      去年9月,上海召開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此次大會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甚至已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的作用愈發重要和突顯。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已由一般性工作向具有創意性的工作擴展,其中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運用就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嘗試。比如,已有人工智能可以寫詩、畫畫、作曲、寫劇本等現象,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甚至恐慌:難道人類最后一塊領地也要被人工智能占領了嗎?

      其實,我們現在還沒有必要如此悲觀。因為人工智能藝術創作與人類本身的藝術創作是不同的。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人工智能可分為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前者可以像人類一樣具有知覺和自我意識,后者則不具備這種能力?,F階段的人工智能還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對于強人工智能能否實現,目前還有較多爭議。為此,本文將所討論的人工智能界定為弱人工智能。

      那么,人工智能藝術創作與人類自身的藝術創作的區別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是“身體”。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類”,就在于它不具備人類的身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深度學習的應用,人工智能的計算、學習、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質的改變和提升。但即使人工智能越來越接近人類身體的某些功能,它終究不是人類的身體。而藝術創作與人類的身體具有密切聯系。

      首先,藝術家的身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動力。藝術創作的觸發是由藝術家主體和外部客體之間共同作用的結果。清代畫家鄭板橋畫竹,正是因為他看到了“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畫意”,這個“畫意”就是藝術創作的沖動。如果一個人看到竹子之后,沒有什么感覺,他自然不會動筆畫竹。所以,藝術家的身體對外界環境具有一種能動的選擇性。這與人工智能藝術創作是不同的。雖然人工智能現在也可以通過看圖進行藝術創作,比如微軟小冰2017年就具有了“看圖創作現代詩”的技能,但顯而易見的是,人工智能的“看”與人類通過身體的“看”具有本質的不同。人工智能的“看”與其說是一種“看”,不如說是“數據分析”。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關于事物的數據、程序、編碼等內容。通過分析所“看”之物的數據,人工智能再調動內存數據庫,找到合適的模型、編程進行所謂的“藝術創作”。

      其次,藝術家的身體狀態影響著藝術創作過程。不論是畫畫、寫詩、唱歌、跳舞還是彈琴,藝術家的身體狀態直接影響著整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我們知道,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整個身體都會進入到一種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狀態。古希臘柏拉圖認為,詩人在吟誦詩歌的時候會進入到一種“迷狂”狀態。中國古代詩人寫詩之前也強調要進入到“虛靜”的狀態,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其喜怒哀樂均會影響到他的藝術創作。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其實也是一種實踐活動,而實踐活動的本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也就是說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甚至情欲等內容通過藝術表達出來。而對于人工智能藝術創作來說,其藝術創作過程僅僅是數據的整合、模型的篩選等計算、推理過程。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己所“創作”的藝術為何物,對于它們來說,這些藝術僅僅是冰冷的數字與毫無溫度的符號而已。與藝術家有生命的人的身體不同,影響著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的是它數據庫的大小以及學習能力的強弱。

      再次,藝術家在創作藝術的過程中,也在改造著包括身體在內的整個自己。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當人通過勞動“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毫無疑問,藝術創作也是人類的一種勞動實踐,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質力量通過藝術對象化出來,另一方面對象的特質也或多或少、或隱或顯地對主體形成了某種反作用。正所謂“文如其人”——文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同時“人如其文”——人也會受到文的反作用。但是,對于人工智能的藝術創作過程來說,即使它可以對人工智能產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僅僅是人工智能對藝術創作的經驗和情感的積累,而且這些積累是作為一種數據和符號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儲存器之中,這顯然與人類本身的藝術創作截然不同。

      以上從身體的角度對藝術家藝術創作與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的區別進行了比較,并認為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人類的“身體”不同于人工智能機械化、數字化的“身體”。正因如此,我們才認為人類的藝術創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藝術創作所完全取代。當然,這里并不是否定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存在的合法性,在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終究還是人類的藝術創作,只不過這里的媒介不再是人類的身體和基本的藝術創作工具,而是變成了具有某種智能的工具而已。所以,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的積極作用可以表現為:一、人工智能藝術創作使得藝術創作變得智能化、模型化與便捷化;二、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可以使藝術品種類更加多樣化,讓人們的藝術欣賞具有更多選擇性;三、為藝術創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藝術創作也為藝術家帶來了更多挑戰,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藝術家如何讓自己的藝術作品與人工智能藝術作品競爭?藝術家如何讓自己的藝術作品不同于人工智能藝術作品?這些問題將促使我們去思考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與人工智能藝術創作的關系,這篇小文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所作的思考。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如果說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的智慧與創造性——如馬克思所說的“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那么,人與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機器的區別則在于其活潑的生命性以及其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的本質。換言之,如果說強調人與動物的區別表明了人類在文明進步過程中對人的動物化的批判,那么我們在此強調人與人工智能的區別則是對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中人的機械化以及人與機器邊界消弭的警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