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山西大同發現多座遼金墓葬 墓室壁畫首現“單斗只替”斗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2-17
    太原2月14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4日發布大同和平社遼金墓群發掘報告,經過近12年的考古發掘,當地考古人員發現多座遼金墓葬,墓葬壁畫中的“單斗只替”斗栱式樣系繪畫中首次發現。

      200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和平社安置工程建設中,搶救發掘一批遼金墓。此次發現的墓群分三種類型,其葬式全部為火葬,以土坑豎穴墓、土洞墓和磚室墓為主。墓道較窄呈斜坡或豎井狀,立壁平直。葬具分為石棺、陶棺和甕棺三類,石棺由青石雕鑿,通體鑿飾幾何紋,陶棺為泥質燒制。

      墓葬室內壁畫地杖系用草拌泥,抹平后上施白灰膏,釆用朱色繪制立柱將畫面分成了東、西、南、北四幅。

      墓室北壁正中用朱色繪有三扇湖石花草轉角屏風,屏高1.6米,中屏繪湖石牡丹,取其富貴之意,側屏繪湖石花卉。屏風兩側各繪一侍從,相對而立。西側侍女,身高0.73米,頭梳雙髻,長臉、彎眉、高鼻抿嘴。上身穿青灰色寬袖長衫,下身穿米黃色長裙。東側男仆,身高0.72米,頭扎單髻,鬢角留綹發,上身穿青灰色寬袖長袍及地。

      墓室西壁正面用朱色和黑色繪建筑三間,建筑種的斗栱式樣系用單個櫨斗和單只替木把柱、梁、樽﹙枋﹚三者相結合的單斗只替,這在墓室壁畫中是首次發現。

      此外,該墓群出土器物有瓷器21件、陶器29件,其他16件。包括白釉罐、黃釉敞口盤、三足爐、圈足碗等。

      當地考古人員認為,遼代在山西雁門與宋為鄰,從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大同劃入遼地后,重熙十三年﹙1044年﹚又升為西京,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接觸最活躍的地區,故今大同古城周邊出土的很多墓葬在形制上都有其獨特的風格,此次發現對大同地區的遼金墓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