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當互聯網遇到傳統文化:敦煌“新文創”之路如何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1-26



      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上官云) 一直以來,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等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除此之外,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敦煌文化也以更加年輕的面貌走進公眾生活中:各式各樣含有敦煌元素的文創產品,H5……令人目不暇接。

      25日下午,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現身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騰云峰會。他表示,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都希望把寶貴的研究成果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它的價值,這在不同的時代呈現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敦煌有六字方針,保護、研究、弘揚,“保護是基礎,研究是核心,最后傳承弘揚是我們的目的”。

      確實,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的發展也為敦煌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前,敦煌研究院與騰訊發起的“數字供養人”計劃,旨在借助互聯網的連接和技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親近傳統文化。

      其中,一個線上創意互動H5,是用戶通過點擊互動觀看“數字供養人”的創意視頻、了解敦煌的“供養人”文化并隨機獲得“智慧錦囊”的過程。錦囊是用敦煌壁畫故事內容,結合現代人熟悉的生活場景和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形成的一系列智慧妙語。

      只不過,如何讓傳統的敦煌文化與現代科技或者現代流行文化結合起來,還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契合點。敦煌研究院曾有人認為,智慧錦囊的部分話語中有些流行語顯得有些“輕佻”,有可能損傷敦煌的文化表達。

      對此,王旭東也表示,開始對這些年輕人的個性創意有些不理解,后來也逐漸接受,“敦煌文化的核心內涵是慈悲、智慧、美,希望用科技的方式展示這些內涵,把它們帶到年輕人面前。傳統文化是當年的流行文化,現在的流行文化也會成為未來的傳統文化”。

      在反復磨合后,最終達成一致,在力求在不破壞敦煌文化莊重感的同時,增加一些有趣的創意元素。據統計,這支H5上線2個小時就獲得超過百萬用戶關注,受到各種年齡層次的用戶喜愛。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文化傳承一定會有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分寸拿捏到剛好的話,它會帶來更大的開放。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在當天舉行的峰會上,程武和王旭東還暢想了二十年后敦煌“新文創”的景象。通過數字化的技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敦煌的全貌;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重新編輯、重組敦煌的各種文化符號,參與到對敦煌文化的創新和傳承中來。同時,也讓這個文化符號發揮更廣泛的影響力。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某種程度上帶來的是“信息爆炸”,也許每個人很難對自己沒有機會接觸和了解的內容更感興趣。程武說,如果像敦煌這樣的傳統文化我們不把它進行活化,用更好的媒介和工具讓年輕人投身其中,很可能它只能停留在博物館里。

      “我們希望跟更多的有志于敦煌的保護研究的社會機構合作?!蓖跣駯|表示,騰訊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相信更多的機構會走進這扇門。也許,有一天很多人了解敦煌就是通過互聯網。王旭東說,“里面內容的創意、內容的形成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