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浙江龍泉:千年青瓷的堅守與復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0-28]
“青瓷要用龍窯燒制,燒出來的瓷器才是活的,才有龍泉青瓷的精神?!闭驹诩覀鞯陌倌挲埜G前,浙江龍泉傳統龍窯燒制技藝傳承人曾世平說出了他對龍泉青瓷制作工藝的堅守。
浙江龍泉青瓷的燒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達到鼎盛,曾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生產規模和外銷范圍最大的青瓷名窯之一。由于歷史原因,龍泉青瓷一度衰落。1957年,在周恩來總理“要恢復青瓷生產”的指示下,龍泉青瓷窯火才踏上復興歷程。
記者近日探訪龍泉多處青瓷窯坊看到,經過60年的恢復發展,浙江龍 龍泉市上垟鎮是當地主要的青瓷生產基地。在上垟鎮曾芹記古窯坊內,浙江省老字號“曾芹記”第七代傳人曾世平正在龍窯前忙碌著,為下個月的燒窯做準備。47歲的曾世平自少年時期繼承祖輩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數十年來沿襲古法,堅守祖業。
曾世平介紹,曾家的龍窯已經燒了170多年了,全長30余米,以柴火為燃料。與現代的天然氣窯相比,龍窯生產能力不高,液化氣窯只需要數個小時即可燒成的瓷器,它往往要燒上數天,且成品率低下,每次只能燒制一兩千件瓷器。
曾世平說:“沿襲古法制作,讓曾家瓷器的器型、釉色更加貼近古瓷,龍窯燒制過程中產生窯變,更讓古法制作的瓷器變得獨一無二。盡管曾家龍窯每年燒制兩次,每次只產出千余件瓷器,但很快就被市場搶購一空?!?br/> 2009年9月,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不少青瓷窯坊匠人都跟記者提到這一“龍泉驕傲”,這是迄今為止全球陶瓷類唯一入選項目。
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隨著青瓷產業、文化復興,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加入青瓷制作,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獨門釉料配方。上垟鎮人口不到2萬人,青瓷產業年產值能達到20億元人民幣。
在上垟鎮昌宏瓷業,數名女工正在忙碌地將燒制的青瓷酒瓶裝箱打包。據介紹,這是中國內地某知名酒企定制的豬年生肖酒瓶。
昌宏瓷業副總經理李啟岳告訴記者,近年來,龍泉青瓷發展蓬勃,產量大增,特別是在工藝瓷、日用瓷等領域。他們公司則將目光瞄準包裝用瓷,目前承攬著數十家大小酒廠的青瓷酒瓶訂單,每天能產出萬余件青瓷酒瓶。
李啟岳說:“龍泉釉土有著天然優勢,不含鉛、鎘等元素,能到達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同時青瓷具有溫潤、典雅、古樸的外觀特色,所以備受酒企青睞?!?br/> 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龍泉正著力打造龍泉青瓷品牌,發揮龍泉青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與文化價值,助推龍泉青瓷產業復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