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10月20日電 題:景德鎮“瓷博會”十五年:一座城的成長與變遷
10月20日,景德鎮美術館,青年陶瓷藝術家陳泓霖接過評委頒發的獎牌,難掩心中激動。
當天,由江西省陶瓷行業協會、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局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金葵花杯”陶瓷設計藝術作品大賽在此舉行頒獎儀式,陳泓霖獲得金獎。
這次頒獎與展覽活動,是2018年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是國際陶瓷界的盛會,在千年瓷都景德鎮,已經連續舉辦了15年。
15年前的夏天,青澀的陳泓霖正從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瓷設計專業畢業,進入畫院工作,開始藝術職業生涯。
初入門徑,這位青年陶藝家感受到迷茫與壓力?!熬暗骆偸且蛔晁囆g之城,這里功力深厚的大師太多了?!标愩卣f,她偏愛牡丹,決定集中精力朝一個方向努力,專攻傳統工筆粉彩。
數年努力之后,陳泓霖的技藝越來越精湛,同時她也感到焦慮與失望。她發現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超越當地知名的粉彩大師,無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經過苦思冥想,她決定轉向有更大揮灑空間的顏色釉藝術創作,并將工筆技藝融入,嘗試一次性成功燒制高難度的釉下彩作品。
不同種類的釉料層層堆疊,在再釉面上施以工筆繪畫,經過1300攝氏度的高溫后,各種釉料經過化學反應,相互滲透、拉伸,形成色彩斑斕的藝術效果,有時令人驚喜,更多的是讓人失望。
釉面開裂,作品報廢,是常見現象。燒制十件作品,能有三件成品就算不錯的收獲?!八囆g需要大膽創新,更需要靜心堅守?!标愩匾廊粓讨?,并不斷探索新的技法。
15年的創作之路,陳泓霖經歷過挫折、迷茫,在尋找突破、尋找自我的道路上堅守并不斷成長與進步,她的經歷也是大多景德鎮本地青年陶藝家的真實寫照。
在景德鎮舉辦第八屆瓷博會期間,福建油畫之鄉莆田的青年畫家盧海勇與景德鎮結緣。這座藝術之城,留下了太多本是匆匆過客的腳步。
盧海勇與朋友在景德鎮華陽國際陶瓷市場開設了工作室,以油畫技法融入陶瓷藝術,其中西結合的新穎裝飾手法和后現代主義畫風,吸引大量喜愛個性化的年輕群體。
來自日本的高柳綾緒留在景德鎮已經5年,她在三寶瓷谷從事“天目”風格的瓷器制作。在高柳綾緒心中,景德鎮是一個完美的地方,這里各種材料、工藝齊備,完全可以滿足她團隊的各項所需?!熬暗骆偸鞘澜绺鞯氐奶账嚰倚闹械氖サ?,來到景德鎮做自己喜歡風格的瓷器,是我一生的夢想?!?br/>
景德鎮,是一座沒有城墻的城市,它的開放與包容,曾造就了無與倫比的輝煌歷史。今天,來自全國、甚至全球各地的陶藝家和藝術愛好者,來到這座江南小鎮,同樣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與這座城市共同打造心中的藝術殿堂。
在瓷博會的B展館中心位置,“90后”蘇韻悅忙碌著向客人介紹“誠德軒”的陶瓷產品。蘇韻悅是“誠德軒”第二代“掌門人”,15年前,父親蘇元陽開創這個高端日用陶瓷品牌時,她正在讀初中,對父親的這段“創業史”記憶深刻。
“我出生那一年,父親就開始從事日用陶瓷生產銷售,那時是小作坊式的粗放經營?!碧K韻悅說,“2003年,父親決定要做景德鎮最好的日用陶瓷,并創立“誠德軒”品牌,推出全手工制作、零瑕疵、不打折的日用陶瓷產品?!碧K家的行為在當時被視為另類,但父親堅持了下來,并逐步得到更多的認可與支持。
“我們循古法,用匠心,致精純,制作出符合現代理念、好用實用的精美陶瓷產品,打造出日用陶瓷高端品牌。這是我父親多年的心愿,同樣也是景德鎮那一代老匠人的心愿?!?br/>
在距離瓷博會十公里處的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國家文博研究員周榮林的心愿也在逐個達成。
位于楓樹山林場內的古窯,原本游人稀少,僅留下唯一的一座清代鎮窯,1995年鎮窯停產,景德鎮的古柴窯系即將斷代,老一代制瓷藝人逝去,柴窯營造和燒窯技術面臨后繼無人。
為留住歷史,活態傳承古代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組成專家團隊,開始復建復燒歷代古窯,延續千年窯火。
歷經十年寒暑,古窯景區負責人陳武平和歷代瓷窯復燒專家顧問團團長周榮林景德鎮碩果僅存的攣窯人、把樁師傅、手工拉坯利坯等老藝人,經過無數次考察、認證、試驗,成功復燒清代鎮窯,并獲世界上最大柴燒瓷窯吉尼斯紀錄。
隨后,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明清六式窯相繼成功復燒?!熬暗骆倐鹘y瓷窯作坊營造技術”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保護,古窯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漫步在景區,俯首可拾的是積淀千年的文化,穿行在街巷,隨處入眼的是精美的藝術風景?!熬暗骆傋兓艽?,越來越漂亮了,它是一座令人感到舒適愉悅的藝術之城?!币晃欢啻螀⒓哟刹稍L的記者說。
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積淀了千年的傳奇。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在成長中日新不息。這是一座小鎮,一杯一盞中蘊藏萬物靈秀。這是一座大城,包容并蓄,無邊無界,等待更多人來尋覓和發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