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聚焦探索藝術新格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9-06]
上海9月6日電 (王笈)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6日在滬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宣布,本屆藝術節將于10月19日至11月22日在上海舉行,呈現45臺中外參演劇(節)目、6臺委約新作、共132場演出、12個參展項目。藝術節交易會將有來自60個國家與地區的代表參會,參會機構達520余家。
本屆藝術節的開幕作品擬定為中國原創《神話主題交響音樂會》(暫名),由藝術節委約中國作曲家葉小綱創作,上海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余隆擔綱指揮。該作品敘述了從“開天辟地”到“補天”“射日”“治水”等“改天換地”的創世神話,以創新的藝術手法講述中華文化中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括《神話主題交響音樂會》在內,今年藝術節匯集了一批委約新創作品,尤其在探索全新藝術格局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
如形式新穎的歌劇《畫皮》,既有中國文化的“詩性”特征,同時又充滿了舞臺張力和戲劇沖突;由楊麗萍編導的舞劇《春之祭》,將楊麗萍標志性的孔雀舞元素與民族元素融入現代舞,展現其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與生命理念的領悟;世界編舞大師阿庫·漢姆的封箱之作《陌生人》、上海木偶劇團的舞臺劇《最后一頭戰象》、江南韻·上海情系列演出(包括滬劇《敦煌女兒》、中篇評彈《蔣月泉》等)作品形式多樣,體現出了創新與傳承的魅力。
廣受關注的藝術節“扶青計劃”委約作品板塊,今年共收到了來自中、德、英、美、韓5個國家的近百份申報作品。最終有6部原創作品脫穎而出,包括鼓勵偏遠山區老人拿起畫筆的藝術展覽《處女作》,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年輕視角表達文化傳承的實驗戲曲《鴛鴦履》和舞蹈《霸王鞭》,集中反映了當代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意和現實思考。
藝術節交易會則將重點關注“藝術+旅游”“藝術+科技”“藝術+商業地產”等跨界新興領域與文創新模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