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陜西銅川一宦官墓出土“玲瓏玉帶” 墓主曾侍奉景泰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8-22
      西安8月21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1日從陜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陜西省銅川市境內清理了明內官監太監成敬墓,其中出土玉帶一套20件。由正、背兩部分組成,正面13件,背面7件。此外,還出土瓷器、金銀、玉器、錢幣及墓志、買地券等。
      考古專家認為,成敬墓中出土的玉帶結構完整,玉質溫潤,雕鏤精美,在陜西的明代墓葬中尚不多見。成敬墓中出土的這套玉帶板,從形制分析,當系《酌中志》記載的玲瓏玉帶。
      據了解,成敬墓為帶有斜坡墓道的磚室墓,由墓道、天井、封門、墓門及墓室組成。封門頂端樹立漢白玉質墓志一合,志石與志蓋用兩道鐵條箍住。
      漢白玉質墓志在陜西發掘的明代墓葬中還比較少見。漢白玉是明清時期主要用于宮室祠廟陵墓等建筑的高等級石材,成敬墓志能使用這種材質,專家認為應與其生前曾任內官監太監及侍奉景泰帝經歷有很大關系。另外墓志用鐵箍捆綁的做法,其制最晚在元代已經出現。明代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定制。
      成敬墓是銅川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宦官墓葬,墓葬形制和結構不僅符合明代規定的葬制,同時還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例如,成敬墓規格雖合定制,但其中一座棺棺蓋上面釘有3枚鐵棺釘的葬俗卻有地方特色。當地人在舉行葬禮蓋棺蓋時,由死者的娘家人(死者為女性)或舅家人(死者為男性)在棺蓋上釘3枚棺釘,俗稱“三斧頭”。由成敬墓中的跡象可知,當地這種葬俗最晚在明代就已經出現。
      此外,出土的白地黑花罐、白地黑花碗、黑釉罐以及茶葉末釉梅瓶,胎釉特征及裝燒技法均有明代耀州窯器物特征,因此這些器物當為耀州窯燒造。
      專家表示,成敬墓是近年來在陜西發掘的比較重要的明代宦官墓,這對于研究明代葬俗、葬制以及耀州窯歷史提供了資料。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