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溥儀曾攜帶《瑞鶴圖》欲逃往日本 被截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8-15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氣飄浮,低映端門, 群鶴飛鳴于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還有兩只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引皇城內外的人們紛紛駐足觀看。當時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云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國運興盛之預兆,于是欣然命筆,將目睹情景繪于絹素之上,并題詩一首,是為《瑞鶴圖》。

      《瑞鶴圖》為絹本,設色,縱51.8厘米,橫138.5厘米。構圖一改常規花鳥畫的傳統方法,讓花鳥和風景相結合。畫面三分之二處是布滿天空的飛鶴,三分之一則是露出的汴梁宣德門的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也十分精妙,18只白色的鶴,幾乎沒有兩只的姿態完全相同。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映襯于石青滿染、薄暈霞光的天空之中,整幅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卷后更有瘦金體的題記及詩,挺勁爽利,意度天成,媚麗之氣溢出字里行間,實為趙佶難得一見的詩、書、畫俱佳的“御筆畫”。

      但令人嗟嘆的是,此“祥瑞之兆”并沒有挽回北宋衰敗的國運,此后第15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軍民紛紛起來抗擊金兵,金人自知無力吞下這個腐朽而又十分龐大的帝國,遂盡掠九十二府庫160余年所積藏的金銀財寶、書畫珍玩等,連同徽、欽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鶴圖》遂散落民間,不知去向。600年后,《瑞鶴圖》竟奇跡般現世,歸藏清內府,備受諸帝珍愛,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乾隆鑒賞”、“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璽印,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之中。入清內府前,《瑞鶴圖》曾經元胡行簡、明項元汴、吳彥良等人遞藏。

      1945年8月17日,溥儀隨身攜帶數箱珍貴書畫及珠寶玉器欲乘機逃往日本,途經沈陽時被截獲,此批重要文物隨即被護送到東北銀行代為保管,其中就包括《瑞鶴圖》。1950年,劫后余生的《瑞鶴圖》等一批清宮散佚書畫入藏東北博物館(即遼寧省博物館)至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