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啟幕 國家一級文物“何尊”亮相蓉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8-08
      成都8月6日電 (岳依桐)“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6日在成都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集結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級文物。
      據介紹,此次參展的青銅器具有數量多、等級高、種類全等特點。不僅有堪稱中國第一部“青銅法典”的亻朕匜銘文、被譽為最早廉政談話的四十三年逨鼎銘文以及亞伐方罍(léi)、銅人頭像等青銅器,來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國家一級文物“何尊”也驚艷亮相成都。距離“何尊”上一次走出寶雞,已經相隔20余年。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陜西寶雞賈村塬,是中國西周早期的青銅器,為一名何姓貴族所作的祭器。當年“何尊”出土之后,清除過泥土和銹跡,專家們在其底部發現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銘文。這篇銘文記載了文王受命、武王滅商、成王完成武王遺愿營建成周洛邑等重大歷史事件,銘文中出現“宅茲中國”四字,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意為:“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br/>  成都博物館“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執行策展人魏敏介紹,成都平原與漢中平原、關中平原自古就是滋生文明的沃土。商周時期青銅文明相繼進入繁榮時期,三地青銅文明所體現的不同文化內涵和文化交流、互動的存在,既表明了各自在中國青銅文明史上的獨特地位,又為探討古代秦嶺南北的交通線路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路。
      寶雞市文物局副局長劉宏斌表示,青銅時代作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僅生產力較石器時代有了較大的提升,文字也比甲骨文更加成熟規范。這次展覽的舉辦,不光為寶雞和成都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機會,也是對中國商周時代歷史的一次展示。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11日,并免費向公眾開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