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山東第五批省級非遺傳人評審會舉行 170位匠人齊秀“絕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6-18
    濟南6月15日電 (趙曉)由山東省文化廳組織的第五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評審會15日在濟南舉行,來自濟寧、聊城、臨沂等山東各地市的170位非遺傳人齊秀“絕活”。
      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濰坊風箏、東昌魯錦、瑯琊剪紙、長島砣磯硯等非遺技藝的傳承人一一亮相,參評內容涉及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音樂與曲藝、傳統戲劇與舞蹈以及民間文學與民俗等。評審采取專家提問和現場展演相結合的方式。
      56歲的梁平來自聊城,是魯西南民間織錦(簡稱“魯錦”)第五代傳承人。她告訴記者,魯錦是帶有鮮明齊魯文化特色的純棉手紡織物,民間稱其為“老粗布”。她從老一輩傳承了魯錦織造技藝,5歲紡線,12歲織布,目前收徒7名,盼望這項傳統手工技藝能代代相傳。
      年逾古稀的王艷俊正在現場用剪刀、彩色紙等工具制作瑯琊剪紙。他介紹說,作為臨沂民間技藝,瑯琊剪紙具有地域性特點,內容以歌頌沂蒙精神、展示沂蒙文化居多,并在繼承中不斷創新發展,反映新時代的生活變化?!盀閭鞑シ沁z文化,我常走進校園教學生們動手、動腦設計剪紙作品?!?br/>  當天,王艷俊攜《沂蒙精神》和《萬里長城永不倒》兩部代表作參加評審會,他說,希望能借此次評審會擴大瑯琊剪紙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項民間技藝,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評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衍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第一批到第五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評審會,傳承人從事的非遺項目種類不斷豐富,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傳承技藝的行列中。評選省級非遺傳承人有利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鼓勵匠人、民間藝術家發揮示范作用,開展傳習活動,帶動傳統技藝開枝散葉?!巴苿臃沁z項目活起來、火起來,讓其更好地與現實生活融合,在當今社會煥發新活力?!?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