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發布 383項入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5-24



    北京5月24日電(記者周瑋)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發布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蘇繡、陜北窯洞營造技藝、六神丸制作技藝等全國共計383個傳統工藝項目入選,涉及紡染織繡、服飾制作、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屬加工、剪紙刻繪、陶瓷燒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飾、印刷裝裱、食品制作、中藥炮制、器具制作等14個門類。

      文化和旅游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建立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是《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提出的主要任務之一,旨在選取并重點支持一批具備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于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項目,推動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案例,帶動全國范圍內傳統工藝的發展和振興。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基礎,重點考慮了面廣量大、傳承人群較多,有助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國家或地方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同時適當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的項目傾斜。

      2017年3月,《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正式發布,振興傳統工藝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振興成果初步顯現。2015年以來,文化部、教育部以傳統工藝為重點,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一批具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和行業組織在新疆哈密、青海果洛、貴州雷山、湖南湘西等傳統工藝集中地區設立了傳統工藝工作站。在研培計劃和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帶動下,不少地方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顯著提高,產品門類品種和功能用途更加貼近當代審美和生活需求,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面向傳統工藝的專題展會和網絡銷售平臺日漸增多,傳承人的收入增加,傳承熱情高漲,傳承隊伍逐步擴大。尤其是面向貧困地區、貧困人群開展的振興工作,充分發揮了傳統工藝兼顧農工,適合家庭生產的獨特優勢,為促進就業增收、精準扶貧、推動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以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為抓手,加大對列入項目尤其是貧困地區項目的扶持力度;同時,督促各地對列入項目著手制定振興方案,落實振興措施,推動形成行之有效的經驗和模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