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中國嘉德“大觀夜場”、北京保利書畫夜場、北京匡時“澄道夜場”拍賣都非常刺激,北京保利書畫夜場狂攬14.52億,嘉德大觀與匡時澄道分別斬獲9.29億和10.18億。億元拍品頻頻驚現,在整體市場“遇冷”的狀態下,還能交出如此傲人的成績,不免讓人驚呼市場正在回暖。而成就這些億元拍品的又會是哪些超級大藏家呢?
從去年秋嘉德、保利、匡時等一線拍賣行的拍賣現場觀察,高端拍品幾乎都被企業所包攬。企業攜大量資本正在大張旗鼓地進入藝術品市場,從先前的新疆廣匯、萬達集團、龍美術館等,到新浮出水面的蘇寧集團、寶龍集團、華誼兄弟、三胞集團等。由于許多實力雄厚的企業介入,使得中國藝術品價格發生巨大的變化,迅速進入億元時代。且這些企業不僅僅滿足于收藏,多半都有創建自己美術館、博物館的宏圖計劃。
為何有如此之多的企業大手筆地藏購藝術品呢?究其原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外經濟環境所導致,隨著國內股市的不穩定,房產限購的調控,人民幣的貶值,以及遺產稅征收的落地,使得非常有限的投資渠道變得愈加收窄,而藝術品收藏正成為了逐利性資本為數不多的、既便捷同時又有效的選擇途徑。
可以說企業收藏填補了國家機構收藏的部分不足,使國外很多珍貴藝術品回到國內,促進了更多中國藝術品的回流。隨著近幾年國內企業收藏的不斷發展,中國企業家對藝術品價值的投資已經逐步轉化為對企業藝術文化的投資。只要企業買對了,必然是名利雙收。如今企業的收藏已成為藝術品市場最大的推手,未來大多數高端藝術品將被企業或企業家收入囊中,企業收藏將引領藝術品高端市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