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匠人集結寧波文博會 用創意“激活”古老技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4-17]
寧波4月16日電(記者 李佳赟)緬甸的傳統竹胎漆器“搖身一變”成為驚艷的墻壁裝飾品、幾近失傳的余姚土布“華麗轉身”為藍印花布的“復古”手提包……
4月16日,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浙江寧波舉行,大批傳統絕技通過傳統現代的融合、本土外界的交流、文化跨界的碰撞,激蕩出新的生命力。
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老手藝,漸漸淡褪在人們的記憶中。而在現場,無論是湖南湘繡、溫州藍夾纈技藝、黃巖翻簧竹雕,還是越南藤竹編、緬甸竹胎漆器,都通過“文化+”的新模式,變身各式“小清新”或“復古風”的文創產品,讓人眼前一亮。
選料、雕刻、拓片……硯刻家始終神情專注,向觀眾展示一道道傳統制硯工序。
“龍尾山房”制硯工坊創始人陳沐表示,為了讓硯臺制作技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團隊在沿襲傳統制硯工序、雕刻技法之外,還與時俱進,融入雕塑、淺浮雕、深浮雕、鏤空雕等技藝,并融佛釋道文化開發出現代“新佛系”題材。
“中國的筆墨文化至今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仍擁有一大批‘粉絲’,我們希望通過對硯墨文化的創新激活,讓更多人了解‘筆墨文房’的文化價值?!标愩逭f。
除了中國傳統非遺絕技被賦予了新的創意內涵,在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來自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傳統工藝也通過“跨界”設計,獲得傳承與“活化”。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Apisit Laistrooglai介紹,此次展覽帶來了越南藤竹編工藝品、泰國與老撾的絲織品、緬甸的竹胎漆器以及柬埔寨的香料等200余件代表性文創衍生品?!斑@些衍生品通過植入創意元素,不僅避免了失傳的危險,還重新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br/> 除了一件件“古法今用”的單品,崛起的文創力量還讓“老底子”手藝“串珠成鏈”,形成一條條多生態的產業鏈。
在文博會的“溫故·致新”寧波傳統工藝創新生活展中,泥金彩漆、骨木鑲嵌等近300件傳統手工藝品吸人眼球?!俺苏故境鍪邸沁z+文創’的各式單品,我們還開設了體驗式的非遺手作課堂,并推出了‘溫故’非遺主題旅游線路等,通過打造出一系列非遺衍生品,使傳統技藝融入生活之中,不再‘高冷’?!痹撜褂[執行方負責人林木凡說。
誠然,諸多古老的傳統技藝正通過“嫁接”裝飾設計、生活用品等領域,告別了“古板”“小眾”等標簽,變得親切而實用。
來自英國的瓷器設計師蓋博天(Guy Thompson)表示,他所做的瓷器融匯景德鎮傳統制瓷技術和現代西方設計藝術,既有中式工筆畫法等“中國元素”,又大膽采用了現代感十足的造型與圖案,使傳統藝術能夠“中西合璧”、“老樹開新花”。
“很高興有這么多的匠人努力將傳統技藝融入到現代生活中,希望通過這樣的集中展示,能讓更多人知道,美麗古老的藝術,其實并沒有那么遙遠?!鄙w博天說。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