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賞花、品茶、學瓷 廣州海幢寺不興香火興文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4-16]
廣州4月16日電 (陳錦堯)廣州海幢寺第二屆佛教文化節15日上午舉行,古琴奏樂、茶藝彌香、插花添趣,三藝同臺為佛教文化節助興。廣州海幢寺內嚴禁進殿上香,寺外也不見售賣香火。寺院提倡燒平等香,供清凈水,注重佛教文化傳播。
廣州海幢寺,建于南漢時期,原名千秋寺,迄今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的寺院,也是廣州市“四大叢林”之一。明朝末年,由富紳郭龍岳建造寺院,并依《華嚴經》中“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法門而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
海幢寺提倡文明進香,燒平等香,不提倡燒大香高香。如果民眾來到海幢寺,沒有帶香,還可以得到寺里的免費送香。
海幢寺住持光秀法師表示,不是燒高大上的香,就會靈驗感應得佛菩薩保佑,而是通過燒香禮敬佛菩薩的方式,表明自己想和諸佛菩薩學習的決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清凈身心,同時希望得到佛菩薩加持自己擁有去惡修善的智慧和勇氣。修正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行為舉止,自然能夠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同時,有別于寺廟的“香火鼎盛”,海幢寺提倡以清水供佛。據光秀法師介紹,供佛最重要是做到兩點:供品來源清凈,供養時心清靜。世間萬物,水最容易做到這點。水常見易得,不易生貪執心,也寓意著眾生平等;水清凈無染,能知本心澄靜。
廣州海幢寺第二屆佛教文化節期間,海幢寺會開展古琴班、插花班、古箏班、茶道分享、佛事法會、周末講經等系列活動,向民眾多元化地普及佛教文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