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耿東升:加強文物鑒定人才培養和科技檢測作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3-13
    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董子龍)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網站了解到,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藝術品鑒定中心副主任耿東升告訴記者,他的提案中將建議加大文物鑒定人才培養和科技檢測在文物鑒定中的作用。在委員駐地昆泰酒店的走廊,耿東升向記者展示他的提案,“在兩會開始前,我就將提案早早地準備好了,希望相關部門重視起文物鑒定工作?!?br/>  “從小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讓我喜歡這一行業”,耿東升說。
      從事古陶瓷鑒定這一行并非偶然,耿東升說,“我從1987年開始在國家博物館工作,期間曾在北京大學考古系古陶瓷鑒定專業學習,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在工作期間,“我曾參加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全國文物一級品巡回鑒定工作,鑒賞了眾多古代陶瓷器,這對我是極大的鍛煉和提升?!惫|升一直在國家博物館,從事文物征集與鑒定工作,尤其擅長瓷器鑒定。
      多年的工作經歷讓耿東升覺得,文物鑒定人員是文博專業技術人員,承擔著館藏文物和在征集文物過程中對文物真偽、優劣的鑒別和把關職責,責任重大。文物鑒定專業性強,培養人才周期長,文物鑒定人員既需要有文史理論基礎,又需要有豐富的文物鑒定實踐經驗和技能,也要研究各種文物造假手段和特點等。
      耿東升建議,應重視鑒定人才的培養,加快形成“老、中、青”年齡結構梯隊,加強鑒定人員的傳、幫、帶,以“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式來培養。不僅如此,耿東升還認為,傳統的文物鑒定靠“眼”學,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先進的科技手段逐漸運用到鑒定之中,成為“眼”學鑒定重要的輔助方法??萍紮z測應用于文物鑒定其標準相對客觀公正,用科學數據說話,也易于公眾接受,既可以規范人才隊伍,又能規范鑒定行業。
      為此,耿東升建議,一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牽頭組建權威的科技鑒定機構,打破科技鑒定機構各自為政的現象,形成權威科技鑒定共同體。
      二是館校結合,加強科技檢測人員的培養。鼓勵培養交叉學科背景的鑒定人才,培養既懂“眼”學又懂利用科技檢測作為輔助依據的人才。博物館和高校各具優勢,依托各自資源進行人才培養,為新型人才多創造交流、實踐、考察的機會。
      三是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目前,一些高校、博物館、科研機構在科學檢測應用于文物鑒定領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跟經驗,對他們進行資源整合,實現數據共享。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