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探訪山西明清古建柳氏民居:一座藏在民間的“皇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3-06
    太原3月6日電 題:探訪山西明清古建柳氏民居:一座藏在民間的“皇宮”
      從太原驅車300多公里到達山西省沁水縣西文興村土沃鄉,過土沃鄉政府所在地,沿河谷寬闊的鄉間公路一直東行,就能看到柳氏民居高大的門樓矗立在眼前。
      柳氏民居為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后人柳遇春的故居,創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風板上尚存有楷書題跡:“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
      順著柳氏民居的門樓向內走,便會看到群山峻嶺間懷抱中的柳氏民居。柳氏民居流傳著一句話“站在柳府往外看,只見山水美如畫;站在山外向內看,不見深山有人家?!?br/>  據了解,西文興村的魁星閣傲立于村口,是有意識地向外人昭示,這是一個詩文傳家的家族聚集地。柳宗元雖政治抱負難以實現,但文章卻流芳百世,惠及子孫后代。柳氏雖隱居山水間,但書香門第的讀書風尚并未擯棄,建魁星閣既是對家族精神的崇敬,也是對后人的勉勵。
      過魁星閣石頭拱門,有一開闊空地,左為柳氏族人祭祀祖宗的祠堂,右側原有真武閣,現在已難覓蹤跡。宗祠前有柳宗元塑像,右側是柳氏千年家訓、格言的雕刻石碑。宗祠原來面貌已損毀,今日宗祠則是現代人集資在原址上修建的。
      文昌閣在祠堂右側,氣勢雖不及魁星閣,但建筑技巧的精妙則毫不遜色。閣樓下三門相輝彰顯著建筑設計者的精妙構思,既傳達了一種功名通達的哲學理念,又是入村進堡的必經之門,此寓意深遠的建筑細節至今仍是柳氏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兩座牌坊之間的左側,有一“八”字形的永慶門,上書“河東世家”。唐朝最興時,柳氏有二十二名族人在朝廷為官,門第高貴世襲。永慶門兩側有“孝”“忠”兩個大字,為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手筆。
      在丁字街的北拐角處就是氣度不凡的司馬第,與二層樓等高的大門氣勢恢宏,氣派不凡,集木雕、石雕于一體。進入司馬第,就看到了柳氏民居中最大最完整也是最華麗的影壁。從形式上看,柳氏民居的“三雕”工藝在這里都有體現。從主體上看,這面影壁暗含了“五福臨門”的意思。過門樓,右側即是一典型的四大八小、文化世家的四合院,四面正房兩側有不在同一建筑立面上的兩耳房,所有房屋皆是二層建筑。
      柳氏民居內的中憲第,此院落大門門樓與司馬第有一樣的超凡氣勢與恢弘氣派,但不及其奢華講究?!案x書香”匾額高懸過樓斗拱下,過樓二樓有木樓臺,院內人可從此向外眺望。與其他院落不同的是這個院落似乎是西文興村柳氏后人的教育中心—私塾所在地。
      柳氏民居內的另一所院落河東世澤,在司馬第背后,大門面西,也是中規中矩的四合院。與其它院落不同的是大門后的明暗鎖有十幾道,若非專業人士知道,想打開或關上此大門十分不容易。
      據了解,2006年5月25日,柳氏民居作為明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