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下半年,多家民營美術館的陸續開館,成為去年的藝術大事件之一。這些美術館主要得益于中國新興收藏群體的崛起和文化產業政策的引導,大多依托個人或企業收藏。但未來如何實現可持續經營,依然困擾著這些美術館。
民營美術館集中亮相
如果要回顧2017年的藝術事件,多家民營美術館的集中開館注定是無法回避的。進入下半年,昊美術館、松美術館、嘉德藝術中心、寶龍美術館、蘇寧藝術館、明珠美術館等陸續開館,迎來了民營美術館發展的又一次高峰期。
劉益謙和王薇夫婦僅用了5年時間,就先后在上海浦東區、徐匯區設立了兩座龍美術館,并將分館成功復刻至重慶,位于武漢的分館也在建設當中。目前,龍美術館已經成為中國代表性的民營美術館。
9月25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的松美術館在北京順義低調開張,這里曾經是他的私人馬場。開館首展“從梵高到中國當代藝術”,展出了他這幾年在拍賣場上買回的作品,如2014年以6176.5萬美元成交的梵高《雛菊與罌粟花》,2015年以2990萬美元成交的畢加索《盤發髻女子坐像》等。
11月18日,占地面積達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正式開館,“書藏樓珍藏展——百川匯流”和“寶龍美術館開館展——尋脈造山”兩場重要展覽同時開幕,展出了近些年寶龍集團在拍場上的所得,包括1.035億元的張大千《巨然晴峰圖》,1.955億元的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1.288億元的黃胄巨作《歡騰的草原》等。
11月25日,蘇寧藝術館在上海市普陀區正式開幕。據蘇寧環球集團董事長張桂平介紹,首展包括15件國家一級文物在內的400多件藝術品,只是企業收藏的一小部分,目前蘇寧藝術館的整體館藏已達3000件。展品中包括3.036億元的任仁發《五王醉歸圖卷》,7762萬元的吳鎮《野竹圖》、3335萬元成交的王石谷《仿宋元山水巨冊》等。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蘇寧環球集團在藝術品上的花費高達6億元。
12月29日,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作創建的明珠美術館正式開館,這個美術館由國際建筑大師安藤忠雄歷時兩年親自打造,開館展為《安藤忠雄展?引領》。據上海市文廣局的統計,明珠美術館在上海市所有的公立和民營美術館當中的參觀人數已經排名第二。
時間財經發現,最近開館的民營美術館大多落戶上海,這也讓上海成為民營美術館的“大本營”。根據《2017年度上海市美術館事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上海共有美術館82家,包括國有美術館18家、民營美術館64家。其中2017年新增了明當代美術館、昊美術館、寶龍美術館等9家民營美術館。
“民營美術館的建立,一方面豐富了當地的藝術生態,另一方面他們也舉辦了很多高質量的展覽和活動,滿足了民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業內資深人士劉暢表示。
上海成首選
據了解,中國民營美術館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今日美術館、廣州時代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OCAT上海館為代表的地產公司主導派;第二類是以民生美術館為代表的金融公司系統類;第三類是以上海余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等為代表的私人藏家掌舵型。
民營美術館的建立,與不斷成長的富有階層,以及年輕一代的藝術收藏群體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最初,企業家因為投資和個人興趣開始收藏藝術品。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認為:“在流動性過剩,缺乏高回報資產的情況下,藝術精品成為資金追逐的好資產?!彪S著藏品不斷累積,藏家們便渴求能夠將作品更好的展現給廣大群眾,從而獲得分享的滿足感,這也推動了私人美術館的建立。
另外,中國近年來對文化產業的支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上海西岸形成的美術館群,就與上海政府對文化藝術在政策上的支持有著很大的關系。據了解,在十三五規劃中,上海市政府將文化藝術產業列為主要發展方向,并給在上海建美術館的機構給予支持,上海西岸、浦東世博會原址等地都專門規劃出了美術館、藝術中心和文化用地,嘉定區也在建博物館群。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藝術發展空間也是民營美術館考慮的重要方面。北京歷來都是文化藝術重鎮,已經有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華世紀壇等眾多的國立博物館、高校美術館,以及像798這樣的畫廊聚集區,文化活動相對豐富。上海在這方面相對欠缺,但也給民營美術館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民營美術館的困局
近兩年,民營美術館迅猛發展,但如何保證可持續性運營依然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據Larry‘s list和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共同推出的《全球私人美術館報告》統計,58%的私人美術館每年的運營費用在25-100萬美元之間;100-500萬美元之間的占21%;500萬美金以上的占11%,包括龍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其中,只有不足22%的私人美術館直言政府補貼是支持其運營的收入來源之一,89%的美術館創建人稱,自己的財力才是支持美術館持續運營的動力。
國內民營美術館的資金來源主要也是背后“金主”。據了解,龍美術館運營資金主要還是來自于老板劉益謙的個人投入,新成立的昊美術館資金主要來自背后集團公司?!艾F在也有地方政府和文化部藝術基金的支持,但申請起來對展覽有一些要求和規定。能申請到的款項對美術館的整體運營來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龍美術館副館長杜京徽說。
缺錢成了民營美術館的常態,無論體量大小。所以,找錢對民營美術館至關重要,目前主要有“化緣”和“造血”兩種方式。
“一到七、八月,我們就要考慮第二年的贊助商,所有的國際大牌都是在7、8月開始考慮第二財年的規劃。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有再好的case,它也沒有錢給你了?!苯袢彰佬g館館長高鵬上任的前兩年,80%的時間都花費在找贊助商上;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為此成立了商務財務管理部,負責開發拓展美術館的商務運營;今日美術館也有一個專門找錢的團隊——發展部,發展部根據每年的項目安排來找合適的贊助商。
據劉暢介紹,“前幾年的藝術贊助商主要是國外的酒水、汽車等品牌。最近幾年,藝術保險公司、科技公司開始涉足藝術贊助?!?br/>
另一方面,民營美術館也開始嘗試多元化運營,尤倫斯藝術中心在這方面走得最遠。據了解,尤倫斯組織藝術活動、GALA義拍,進行場地出租,以及開設藝術商店等,但目前為止,尤倫斯藝術中心依然無法實現自負盈虧。根據尤倫斯公布的2015年數據顯示,觀眾參觀數為80萬人次,總運營成本為4092萬,其中年度慶典晚宴義拍貢獻比例為20%,企業贊助25%,個人贊助10%,尤倫斯藝術商店20%,每年還有大約20%左右的資金缺口,由創始人捐贈。
除此之外,缺乏專業的經營人才,完善的藝術基金會制度,贊助及捐贈方式等,也是國內民營美術館普遍面臨的問題。其中,“是否有長期的籌款,穩定運營資金的能力;是否對社會現實有敏銳的洞察力從而策劃出有時代文化意義的項目;以及是否有穩定的核心團隊和人員儲備等三方面的問題是目前國內私人美術館所面臨的主要成長困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表示。
“中國的美術館事業發展環境很復雜”,中央美術學院(微博)副院長的張子康表示,有的民營美術館用企業的商業模式運營,卻打著非營利的旗號;有人在用非營利的模式運營,最后卻沒有解決資金來源模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