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華夏畫佛第一村”:農民變畫師 作品遠銷海內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2-22
    在皖豫交界的安徽阜陽界首市陶廟鎮,有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這里的村民喜愛學書畫,整個村莊散發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村里的農民畫家形成一支成規模的創作隊伍,他們一步步由鄉間田頭邁入藝術殿堂,作品遠銷海內外,被譽為“華夏畫佛第一村”。

      近日,記者來到陶廟鎮司營村,在村西一公里處,一座仿古建筑群映入眼簾,這就是司營村的翰墨文化產業園。走進園內,只見小橋流水,廊坊迂回,一棟棟建筑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古色古香。

      在文化園的畫室內,幾名“畫家”正聚精會神,揮毫潑墨。一幅幅佛像、花鳥作品栩栩如生,或酣暢淋漓,或疏朗清秀,呈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以前在家里種地、養豬,到這里學習繪畫已經有三年了,收入還不錯?!贝迕駨堄⒄龑W⒌亟o手中的一幅佛畫上色。她告訴記者,過去農閑時就出去打工,現在在這里畫畫,每月收入都有幾千元人民幣。

      吳其君以前也在家務農,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現在不但掌握了基本繪畫技巧,還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畫風,擅長畫花鳥和佛像,儼然成為一位“農民書畫家”?!斑@里的老師免費教學員作畫,現在一個月能畫60多幅,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比種莊稼強多了?!眳瞧渚f。

      據界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達介紹,村里像吳其君這樣以畫畫為生的村民有70多人,平均年收入3萬元人民幣。目前司營村已形成了產、供、銷,并集文化、生態體驗、教育和娛樂為一體的產業鏈,產品遠銷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形成了年創作書畫作品3萬多件、產值達5000萬元人民幣、提供就業崗位600余人的產業規模。

      李達表示,翰墨文化園的建設初衷,就是利用文化帶動村莊的發展、豐富農民精神生活。為了提高農民的繪畫技術和興趣,該園多次邀請知名畫家和藝術家到文化園內免費對村民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從事以畫佛畫龍為主的農民書畫家。

      現在,司營村翰墨文化園從事傳統書畫創作的農民正一步步由鄉間田頭邁入藝術殿堂,把“草根文化”轉變成時代精品。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到文化園休閑觀光,體味這里的翰墨清香,司營村也將因此成為一座充滿書墨之香的文化村。

      據了解,目前,翰墨文化影視基地正在建設中,司營村也依托該基地發展文化休閑觀光產業,挖掘當地豐厚的人文歷史積淀和地方文化資源,打造一個集文化、旅游、商貿于一體的綜合生態文化產業園。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