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藝術品知假拍假拍中監管軟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2-02



    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兩起案件讓拍賣行業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一起案件發生在貴州遵義,警方摧毀了一個制販假冒名家字畫的網絡。另一起案件發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警方破獲了一起假拍賣公司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以拍賣藏品為由,騙取“場次費”。這兩起案件都指向了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些問題。(1月31日《法制日報》)

      明知道藝術品是假冒的贗品,一些拍賣公司仍然堅持“知假拍假”,可以說是見利忘義。特別是,此前據媒體報道,藝術品造假,已經變成了一項具有地域化、規?;?、市場化和公開化的“文化產業”,更值得人們反思:這些假冒的藝術品,難道出自沒有市場秩序、沒有專業鑒定、沒有制度約束、沒有法律監管的世外桃源?

      眾所周知,造假的藝術品若想在市場上面世,去以假亂真,去牟取暴利,首先必須邁過“鑒定”這道關口。由此可見,假藝術品之所以在市場上暢通無阻、大行其通,要么是藝術品鑒定機構及專家不作為,敞開大門為假藝術品放行;要么是藝術品鑒定機構及專家亂作為,受利益驅動,替假藝術品做假鑒定,將假藝術品鑒定為真藝術品。而此前在拍賣會上出現的多件天價贗品藝術品,均由權威機構及專家做過“真品”鑒定。當然,社會上也不乏“贗品”鑒定機構和“李鬼”鑒定專家,他們的眼中只有金錢和利益,沒有道德與誠信。

      然而,藝術品造假現象泛濫成災,監管難咎其責。特別是文物主管部門,似乎一直抱著《文物保護法》睡大覺。不可否認,法律的真空或漏洞,也是造成文物主管部門監管缺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文物法規定:在我國,買賣真文物違法,而買賣假文物不違法等,這些都亟待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應該說,假藝術品在市場上交易,表明其具備了商品屬性,那么,制售假藝術品,就是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就是一種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工商、公安等部門理應依法進行重點打擊。

      可見,藝術品“知假拍假”,拍中監管軟肋。藝術品造假現象猖獗,既擾亂了藝術品市場,又損害了中國藝術品的公信力,有關部門不能繼續神手旁觀,任其在全國各地瘋狂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公開拍賣假藝術品,其實是一封真實的舉報信,當引起高度重視。既然藝術品造假現象,不是發生在世外桃源,文物、工商、公安等部門,就應該擔負起神圣職責,聯手重拳出擊,斬斷制售假藝術品的利益鏈條。同時,進一步規范藝術品鑒定、收藏、拍賣行為,維護國家藝術品的誠信與尊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