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交所舉辦大眾藝術品消費學術論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9-21]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GDP水平的不斷提升,曾被稱為“陽春白雪”的文化藝術品不再是“王謝堂前燕”;尤其是隨著互聯網+、AR、VR等技術的飛速普及,這為普通老百姓文化消費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及全新的視聽感官體驗。
以消費為目的中低價藝術品以及結合版權授權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成為大眾消費的趨勢。這也使得原本處于相對低迷平緩的中國藝術市場掀起另一類的波瀾。相對于諸如拍賣、競買等高端市場,大眾藝術品消費將會承載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怎樣的建設使命?作為藝術市場細分領域,大眾藝術的新趨勢如何高效轉換為新動能,持續推動產業的良性發展?
為深入、全面的回答該類問題,2017年9月18日,由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南方文交所”)及廣東省藝術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廣藝協”)共同舉辦的“藝術生活家——開啟大眾藝術品消費時代”學術論壇隆重舉行。
權威論壇剖析新時期大眾藝術品消費現象
本次論壇聚焦于“藝術生活、藝術消費”,針對藝術品市場上的授權開發、大眾藝術品消費熱度進行探討,倡導藝術走入千家萬戶;與會嘉賓圍繞產學研銷四大維度,結合藝術創意、生產、流通、消費全產業鏈角度,發表真知灼見。在論壇開始之際,南方文交所總經理張志兵就“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與金融”做主題演講。張志兵指出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給藝術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任何行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金融資本的助力。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以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為顯著特征的的文化產業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及無限可能。并期待南方文交所通過承辦的本次論壇,能夠為大眾藝術消費指明新方向,提供新思路,整合行業資源,高效發揮國有文化平臺對產業的推動作用。
大眾藝術品消費的發展需要運用平臺化及產業的思維來推動
十八大以來,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的地位愈加明顯,作為文化產業重要一環的大眾藝術品消費也呈現出遍地開發、全面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歷了粗放式的抄襲、仿制過程后,文創產業以及有藝術價值的大眾藝術品類如何精準的挖掘市場,適應市場,成為思考。就這個話題,我們請到了西沐(學術主持)、胡月明、張溫帙、向仕杰、江山做深入探討。
以上專家學者進行了第一輪對話,分享了他們在藝術市場的心得,提出了各自對如何挖掘大眾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建議。尤為一提的是,在對話結束之際,與會嘉賓們一致認可:“大眾藝術品消費的發展需要運用平臺化及產業的思維來推動”,成為本次對話一大亮點。
而隨著“互聯網+”、VR、AR技術的普及,讓藝術品消費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和全新的體驗。電視、電影、網絡等全媒體、多渠道的融合使得版權衍生制作出的文創作品更是受到追捧。對于這一熱像,專家們有什么看法?藝術授權及文創產業對大眾消費升級的意義
本輪對話,請到了郭羿承、梁錦堅、何勇兵、申小波做探討分享。
多位資深學者和專家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分析了在版權保護的機制下,如何通過文化創意與文化生產相結合,從而向居民提供雅俗共賞、迎合消費需求的藝術作品。此次論壇的思想碰撞之花為藝術授權及文創產業對大眾消費升級的意義指明方向。
據悉,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西沐,臺灣Artkey藝奇文創集團董事長、北京大學美學博士郭羿承,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韓國國立首爾科技大學公共藝術美學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帳張溫帙,中國藝術品行業協會籌備組負責人、北京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董事長胡月明,廣東省文化廳文化市場與產業專家、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專家顧問向仕杰,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廣東省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胡宇,惠州市凡舍文化創始人、惠州市陶瓷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何勇兵,藝術家、策展人、佛山美術館聯盟秘書長江山,南方文交所總經理張志兵,副總經理雷震,藝術品中心總經理申小波出席本次論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