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件重要文物一日看盡秦漢文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9-18]
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聞名遐邇的秦始皇兵馬俑、藏于深閨首次離館的長信宮燈、豪奢無度的金縷玉衣……1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的“秦漢文明”展,以300多件重要文物中近一半是一級文物的分量,呈現了秦漢文化繁榮多元的一面。
走進展廳鋪面而來的一組秦始皇兵馬俑,象征秦國一統中國。展覽由此開序幕,引導觀眾遨游秦漢時代。
接下來的文治武功、長樂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絲路交通及尾聲等部分,著名的“皇后之璽”玉印、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紙地圖、“滇王之印”金印、青銅方斗、“中國大寧”鎏金青銅鏡、玉熊、云紋玉高足杯、彩繪多枝陶燈、“西王母”陶座青銅搖錢樹等文物將一一講述它們的故事。
作為承辦方之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介紹,此展是從中國30多家文博機構精選出170件組300多件重要文物,包括去年最新出土的?;韬钅沟奈奈?,其中一級文物約占45%,基本涵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秦漢時期的重要考古成果。
據記者了解,西漢長信宮燈多年來一直是當地明星展品,此次是它首次離開河北博物院赴外展出。這件出土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的青銅器,以其巧妙設計聞名于世,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原理以吸收油煙,既防止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同樣出土該墓的金縷玉衣也是此次展覽中被圍觀的“明星”,這件金縷玉衣也是目前發現的保存現狀最好的一件。
主辦方強調,為確保文物安全和展廳內良好的參觀秩序,每天將按不同時段(上/下午)安排發放3000張門票(免費),觀眾需要在“秦漢文明”展廳入口處領票入場,每人每天限領一張。
據悉,展覽預計將持續至11月30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