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兵馬俑彩繪首次發現古人人工合成“中國藍”“中國紫”顏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8-31
    西安8月30日電 (記者 張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方面30日透露,經過多年艱苦攻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在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了古人人工合成的“中國藍”、“中國紫”顏料。

      當日,“留住色彩—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成果展”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共展出先秦至元代的陶制彩繪文物121件(組)。通過集中展示近年來陶質彩繪文物的保護成果,以普及文物科技保護基礎知識、提升公眾保護文物的意識。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展出的彩繪俑頭栩栩如生,斑駁的色彩附著在眼睛、皮膚、胡須及帽子之上。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介紹,歷史記載中提到過“中國藍”、“中國紫”,但究竟是什么顏色、它的成分是什么卻不知道。在秦俑的保護過程中經過對彩繪顏料的分析、觀測,凡是跟紫色接近的或者是看上去是紫色的,被認為就是“中國紫”。

      侯寧彬表示,長期以來秦兵馬俑的彩繪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博物院經過多年努力,在修復技術、粘接材料、彩繪保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侯寧彬說,秦兵馬俑在生產之前于身上刷了一層生漆,在生漆上進行彩繪顯得更加亮麗。經過長期觀測,發現是生漆本身起翹后導致顏色脫落,所以保存彩繪就必須把生漆層堅固地附著在陶俑表面上。最初的考古發掘中,不能很好地解決顏色保護問題,很多兵馬俑在出土的瞬間、或者一段時間內能保留原色,后因生漆層的起翹導致顏色消失。目前已解決了顏色保護問題,現在發掘出土的兵馬俑,只要有顏色就能很好地保存下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