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樂山10顆明代佛頭被盜 鄉野文物為何屢遭竊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8-25



    近日,有媒體報道,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木城鎮龐坡洞遭遇文物盜竊。在龐坡洞一面山崖上,53尊佛像中有10顆佛頭一夜之間不翼而飛,佛像脖頸處有新鮮裂口。

      夾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負責人介紹,被盜佛頭雕刻于明代,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昨日,該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告訴記者,龐坡洞摩崖造像所在村落有一名義務文物保護員,但做不到全天候看護。類似于龐坡洞摩崖造像這樣處于山村鄉野的縣級保護單位,縣里共有幾十處,這一事件發生后,未來有望實現對文保單位的專人看護。記者還獲悉,發生被盜事件后,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現場

      佛像脖頸處有明顯鑿痕

      龐坡洞被盜佛像位于七八米高的山崖上,四處是陡峭的山崖。崖面的中上部,雕刻著兩排佛像,上面一排26尊,下面一排27尊,共計53尊。佛像每個高約50厘米,頭部高約15厘米。

      龐坡洞摩崖造像是夾江縣文物保護單位,雕刻于明代的摩崖造像栩栩如生,時至今日仍香火不斷。

      據媒體報道,當地村民于8月20日發現佛頭被盜,并立即報警。次日一早,夾江縣文體廣新局分管文物保護的領導和文物保護管理所工作人員趕往現場,發現一共少了10顆佛頭,上下兩排各5顆。

      “我們經過走訪村民,初步判定是19日晚上到20日凌晨被盜的?!笨h文管所所長宋洋告訴新京報記者,丟失佛頭的佛像脖頸處有明顯的鑿痕。

      昨日,據木城鎮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事情發生以后,縣公安局牽頭成立了專案組,最近每天都在鎮里調查。

      探因

      文物離村民聚居地太遠

      對于佛頭失竊的原因,宋洋認為,主要是文物所在地位于山上,離村民聚居地太遠,“視線所及的范圍基本沒有住戶,離最近的住戶走路過去都要十幾分鐘?!?br/>
      此前,該縣文管所按要求對龐坡洞摩崖造像進行了保護。宋洋介紹,他們設置了保護標識、劃定了保護范圍,聯系了義務看管人員。此外,還會開展檢查和巡查,每年不少于兩次。

      宋洋介紹,龐坡洞摩崖造像所在的村里,設立了一位文物保護員,屬于義務性質。村民住得離造像很遠,“不可能天天在這兒守著,這兒太偏僻了”。

      “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方便管理?!闭劶班l野文物的保護,宋洋解釋。

      應對

      或有專人看守此類文物

      夾江縣地處四川西南部,富含文化遺產,尤其以摩崖造像著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巖石窟即位于該縣境內。瀕臨江面的懸崖絕壁上,排列著162龕、2746尊摩崖造像,始建于唐,延及明清。

      而龐坡洞地區,也有明代摩崖造像100余尊。宋洋介紹,類似于佛頭被盜事件發生地,位于鄉野山村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還有幾十處。這些文保單位保護狀況各異,但是與龐坡洞摩崖造像保護狀況類似的,還有一些。

      佛像被盜后,宋洋每天都在為此事奔波于縣里、鎮上和村里。近幾日,該縣文管所一方面配合公安部門開展調查,另一方面加大了文物巡查力度,并著手完善本縣文物保護相關管理措施,制定轄區內文保單位的詳細保護方案,“應該會比較快出臺”。

      宋洋透露,該縣正在著手完善的文物保護制度,將為該縣文物保護帶來一些改變,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可能會有專人看守這類文物保護單位。

      追問

      1 鄉野文物為何屢遭竊?

      散落田野,無法為所有文物設專職保護人員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位于山村鄉野的文物屢屢遭竊。

      《新京報》此前報道,近年山西至少有12處古建筑壁畫被盜,其中大多數位于村里。部分村莊組織村民白天看護寺廟,晚上沒有人專門看護,有些村莊的古建則完全無人看守。

      據《東南快報》報道,近幾年,福州偏僻村落文物屢遭賊手,倉山區林浦村尚書里石坊的圣旨牌遭竊、晉安區王繼先墓前青石羊失竊,還有人企圖盜挖古墓……

      國家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山村鄉野的文物保護確實是薄弱環節,他認為這個問題已經“很嚴峻”。

      “我們也在想盡一切辦法,最近在搞文物安全督查,帶隊到各省去檢查,但還是有一些案件發生,尤其是鄉村的文物保護問題?!痹摴ぷ魅藛T說。

      在他看來,鄉野文物保護的困難,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特別是散落田野的造像、石刻,尤其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我國文物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國家沒有力量為每一處文保單位設立專職的保護人員,這導致文物遭竊遭破壞的隱患。

      2 如何保護“鄉野文物”?

      很多市縣出臺文物保護員管理辦法等制度

      當前,一些志愿文物保護員活躍在各地、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上述國家文物局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我國實質已經形成了一直到村里的幾級文物保護員機制,這些文保員屬于志愿性質,沒有納入當地文管部門的正式編制。

      國家文物局特聘專家付清遠說,原則上各級文保單位都要設立文保員,這些文保員很多是義務的,有的地區會給予補助,但也有地區沒有設立文保員。他認為,特別是村里的文保單位,一般都由村里文保員義務保護。

      去年,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曾表示,長城沿線有3000多名長城保護員,工作條件艱苦、工作環境惡劣,今后還要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待遇。

      記者查詢發現,全國很多市縣都出臺了文物保護員管理辦法等制度。浙江海鹽縣規定,文物豐富的地區,人口在萬人以上的鎮、街道須配備3名以上文保員,有文物保護單位(點)的行政村須配備1名文保員。

      國家文物局也頒布過《長城保護員管理辦法》,提出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門應當為聘請的長城保護員給予適當補助,補助標準可參考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將前述所需經費納入長城保護經費。

      但記者查詢的文保員管理辦法中,均未對文保員提出具體細則,也沒有規定文物遭受破環、盜竊,文保員應該承擔責任。

      3 文物被盜由誰來負責?

      應當由當地政府及文管部門負責

      付清遠告訴記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縣級文物管理部門負責管理,發生了失竊案件,應當由當地政府及文管部門負責。

      付清遠說,具體如何管理各級文保單位,當地政府和文管部門要在相關國家規定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如果措施不到位,就是政府的失職。

      199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各有關部門應把文物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此即文物工作“五納入”原則?!锻ㄖ愤€要求,財政預算中安排的文物保護經費應逐年有所增加,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引導并廣泛吸收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參與文物保護事業。

      付清遠指出,各地政府應該強化文物管理經費的財政保障,確保文物保護有投入、有管理、有責任,如果文物出了問題,要問責相關領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