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由“青年藝術100”和今日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破折號——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北京啟動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著名策展人&青年藝術100終身評委馮博一、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2017年參展青年藝術家代表&2017年萊儷青年藝術獎獲得者蔡雅玲、往屆青年藝術100參展藝術家代表馮一塵、青年藝術100創始人趙力、青年藝術100總監彭瑋等出席了開幕式。
近年來,青年藝術家市場份額的爭奪愈加激烈,畫廊、拍賣行、藝術博覽會等藝術機構都在不斷跑馬圈地,從而在未來的市場格局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8月5日,以挖掘和扶持青年藝術家為核心的 “破折號——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北京啟動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這一項目今年算是正式進入第七年。這對于一個專做青年藝術機構來說,看似已經不再那么“年輕”,無論是機構本身還是其持續培育的藝術家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年所扶持、推薦的青年藝術家有的已經成長為頗有名氣的藝術家,甚至少部分藝術家已經得到市場和藏家認。但是七年來,專業的評委、30余城市的百余場展覽、講座、論壇,15000名青年藝術家資源,50場跨界活動、機構和媒體資源……所以青年藝術100創始人趙力說:“這個項目實際上已經七年了,從某種情況來說不年輕了?!?br/>
在這種情況下,其面臨面臨的挑戰則更加多樣,及時調整經營的思路和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展覽館到美術館的“破局”與“轉折”
對于一個已經進入“七年之癢”的青年藝術家項目,如何破解常人那種對七年的“厭倦心理”,就更為迫切。2017年,“青年藝術100”年展雖然在以往六年的基礎上有所延續,但其做出的突破卻更為吸睛。此屆年展“青年藝術100”組委會一如既往的邀請到了國內外業內重量級專家組建藝術委員會,他們分別是喬金·畢沙羅(美)、陳文褀、馮博一、顧長衛、龐茂琨、彭瑋、山口裕美(日)、王音、向京、徐累、徐真錫(韓)、張正霖、趙力。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出了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150余位青年藝術家的400余件藝術品,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參展作品涵蓋了油畫、國畫、版畫、雕塑、裝置、影像、行為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全面立體地呈現青年藝術最鮮活的生態?!?br/>
在七周年之際,2017年“青年藝術100”年展年展今年著重提出本年度關鍵詞“破折號”,強調“破局”與“轉折”,突出與往年的“不一樣”。在主辦方看來,今年的啟動展是基于過去六年的積累和對全球青年藝術家當下生態及未來發展的實時跟蹤研究和分析,第一次在美術館大規模的呈現,針對外部環境,內部發展而言,這些舉措都是重要的轉折變化。對“青年藝術100”總監彭瑋來說,“青年藝術100”就她像孕育的一個孩童,從呱呱墜地到如今的牙牙學語,她對自己這個“孩子”這七年來成長的變化更能感統深受:“七年,‘青年藝術100’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今年,我們走進了美術館,這對我們而言是個重要的轉折變化。此舉是想更純粹的回歸到藝術本身,展覽本身,內觀自身,挖掘新意。如前所說,七年也像個‘局’,局中不乏常規和條框,‘局限’著大家的發揮。借著七年這個契機,‘青年藝術100’破局而立,啟動展計以美術館為主場館,周邊幾個藝術區、公共空間、場域布置上不同藝術作品,形成聯動。我們認為,專業空間里的展覽固然重要,非專業公共空間里藝術的表達,與大眾的互動,同樣是培養青年藝術家成長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藝術走向生活‘接地氣’的重要方式,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題?!?br/>
偏重“主題”回歸藝術
處在變化中的不僅是展覽空間與地點,“青年藝術100”的策展團隊也也深刻感受到,今年年展所呈現作品的“主題性”與“作品呈現方式的改變”更為突出:“青年藝術100”啟動展與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美術館呈現,回歸到展覽本身,更關注作品與空間,以及作品之間的關系,主題非常明確,甚至在每一個小空間中都能看出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對城市變遷的思考、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對自身成長的反思等等。另一個方面是今年有更多的青年藝術家在材料、媒介、技術等方面進行新的嘗試,裝置、新媒體創作是本次展覽中的亮點?!?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啟動展,策展團隊首次提出了“破折號”這一展覽主題。
“破折號”為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主題,寓意“破局”與“轉折”,青年藝術需要以更大的魄力突破當下,轉向未來,迎接新貌。而“青年藝術100”則想更純粹的回歸到藝術本身,展覽本身,內觀自身,挖掘新意。
今日美術館二號館主要展出的是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新入圍的100位青年藝術家,在展覽展陳和內容上有新的突破和變化,對應主題‘破局’;今日美術館三號館將展出2011-2016年‘青年藝術100’中的19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將呈現青年藝術家在近年持續的藝術實踐中新的思考與蛻變,通過對比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可以看到他們在走向成熟,甚至開始形成自己的觀念系統和創作方法。青年藝術家作品中呈現的堅持與變化、背后創作理念的逐漸發展與成熟,正是“青年藝術100”今年主題“轉折”所希望持續探究的話題所在。
展覽地點在變更的同時也象征著多元的展覽模式,今年在美術館內主題性更強的年展也更能適應青年藝術家們的成長速度與需求。與此同時,今年由“青年藝術100”率先發起的“全球藝術漂流計劃”也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呼應了這種思考,并完滿的結束了第一階段的踐行,這一點也會在今年啟動展上有所體現。
作為扶持青年藝術家的推廣平臺,側重學術梳理、幫助藝術家成長一直是“青年藝術100”所堅持的目標。青年藝術家的創作要與社會發生關系,這樣的創作才會有前瞻性,如此才能有記入歷史的可能性。正如著名策展人&青年藝術100終身評委馮博一所說的“青年藝術100”七年來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和推動,“不斷地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好的展示平臺”,對藝術家的創作也起了很好的指導性。自成立以來,“青年藝術100”都會從參展藝術家中選擇合適的藝術家進行更為深入和全面的合作。藝術家在“青年藝術100”獲得展示及推廣后,也會有進一步發展的需求,根據青年藝術家發展的現實需求,“青年藝術100”為青年藝術家搭建了一個多維度的服務體系。2017年參展青年藝術家代表&2017年萊儷青年藝術獎獲得者蔡雅玲對此表達了自己的謝意:“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大家能堅持著自?心中的堅持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感謝‘青年藝術100’對我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七年來青年藝術100和藝術家共同成長,讓我們一起期待他的十年、二十年?!?br/>
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同期推出兩個平行展:藝術官舍與藝術尚8,以及一個藝術項目:“一個美術館“。其中藝術官舍由”青年藝術100”和會空間聯合主辦,于2017年8月5日至24日在北京官舍公共空間展出,展出30余位藝術家的百余件藝術品。藝術尚8由”青年藝術100”和尚8文化集團聯合主辦,于2017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尚8美術館展出,共展出10余位藝術家的40余件藝術品。2017年8月6日將由”青年藝術100”聯合藝術介入在方家胡同46號院發起第二期的“一個美術館”項目,此專項公益計劃主張藝術走出美術館進入更廣泛城市空間,與公眾發生關系。一位藝術家,一件藝術品,一個策展人,現場不同人群與藝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拭目以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