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四川石渠現明代壁畫與雕塑 填補多項藏傳佛教藝術史空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8-04
    石渠8月3日電 (記者 劉忠俊)8月1至2日,中國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羅文華所帶領的團隊,在四川甘孜州石渠縣真達鄉嘛達村嘛達寺內一座長期封閉的護法殿內,發現了保存相當完整的明代壁畫和泥塑雕像,這是迄今為止當地發現的最為重要的藏傳佛教遺存之一。
      嘛達寺僧人稱,該寺始建于1269年,最初為薩迦派,至1440年改宗格魯派?!拔母铩敝惺芷茐囊院?,除了自然損壞以外,幾乎未受擾動。
      近年來,甘孜地區雖然有明代的經堂碉發現,但主要集中在甘孜州康定市與丹巴縣,石渠的發現是甘孜州最北明代藏傳佛教壁畫和雕塑分布點,也是首次在石渠發現明代藏傳佛教經堂。
      據了解,此前甘孜州境內發現的明代藏傳佛教繪畫只見于碉樓中,而非純粹的寺廟建筑,歷史背景和宗教功能并不清晰?!奥镞_寺護法殿是寺廟的一部分,其宗教意義和歷史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價值更高?!绷_文華稱,整個藏區藏傳佛教寺廟中,同時保存了明代繪畫和雕塑的情況極為少見。尤其是大型雕塑,多為泥胎,極易受到破壞,完整保存至今的情況十分少見,嘛達寺護法殿繪畫和雕塑保存相當完整,十分難得。
      記者現場看到,護法殿內壁畫面積約31平米,保存了主尊14鋪之多,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布局緊湊,裝飾典雅,又有本土的特色,代表了藏東地區藝術轉變期的風格,是目前研究早期藏東藝術風格的最重要的作品?!氨诋嬛杏忻黠@的格魯派繪畫內容,結合藝術風格判定其年代在16世紀前后?!绷_文華稱,此次發現填補了藏傳佛教研究的多項空白。
      殿內雕塑保存完整的有5軀之多,如黃財寶天王、四面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大威德金剛、吉祥天母等,諸尊衣飾繁復,色彩猶新,威懾之氣絲毫不減。特別是大威德金剛與吉祥天母幾乎是與人等身高度,是16世紀藏傳佛教難得一見的佳作。
      記者注意到,由于年久失修護法殿建筑墻體已嚴重開裂變形,整個經堂狀況相當危險,壁畫和雕塑均處在自然損壞中,文物部門應盡快采取保護措施,以免珍貴的藏傳佛教文物消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