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從屈西懷到何剛:文物保護需要更多人參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6-20
    6月16日,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發出一則消息:深切悼念文物捐贈者何剛同志,近期將在北京為其舉辦追思會。

      事情回溯到30多年前。1985年,河南商水縣固墻鎮固墻村村民何剛,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時挖出一個大缸,內裝“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等19件造型華美的元代銀器。他拒絕了文物販子高價購買的誘惑,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極大地填補了故宮的文物收藏空白。近日,何剛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難。

      消息傳出,一時間引發了無數人在網上點蠟燭、送鮮花表示對何剛的悼念和致敬,網友們紛紛評價: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有人盜墓,有人捐贈,相比之下,更顯何剛品格高尚……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對文物保護、文物捐贈等問題的高度關注。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物資源。據今年4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顯示,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作為國家主要的收藏機構,博物館、紀念館收藏可移動文物數量最多,共計4196萬件,數量占比65.49%。館藏來源主要是舊藏、征集購買、考古發掘、接受捐贈等。

      博物館、紀念館接受社會捐贈是其豐富和完善館藏不可或缺的渠道。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升,人們依法保護文物意識日益增強,個人、企業等主動捐贈文物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一的武則天金簡,其發現者是登封縣農民屈西懷。1982年5月,他在上中岳嵩山采藥時在山頂峻極峰的石縫中發現了這片金簡。經專家鑒定,這是唐代女皇武則天的除罪金簡,它的發現為了解唐代的歷史風貌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當時,屈西懷撿到“寶貝”的消息不脛而走,文物販子來到他家要求購買這件寶物,價格從1000元開到十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財富。但屈西懷堅定地拒絕了文物販子,將金簡交給當地政府保護。

      那么,哪些文物屬于國家所有?如何鼓勵人們撿到“寶貝”時主動捐贈?

      對此,記者咨詢了法律人士。根據我國的《文物保護法》,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歸國家所有,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繳,使文物得到保護的,由國家給予適當的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業內人士認為,接受文物捐贈的館藏單位要形成規范的做法,比如捐贈品無論出現在什么地方,包括陳列室、舉辦臨時展覽、出國展覽甚至圖書出版,都要把捐贈者的姓名標示出來,以體現對文物捐贈人的尊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