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將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4-26
    作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最重要的人物——潘天壽,無論在美術教育領域還是國畫技法的探索領域都功績卓著。2017年5月2日,適逢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將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展覽時間為5月2日至5月14日。

      潘天壽,浙江寧海人,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美術教育家。潘天壽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作為藝術家的他,曾直面現代之挑戰,接續優秀傳統之正脈,倡導“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力創沉雄奇崛、浩大剛正的畫風;以其風骨遒勁、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構,在千年中國畫史中獨樹一幟。他力倡中西藝術“拉開距離”、“雙峰挺立”,在世界藝術的大格局中弘揚中國精神,并在現代語境中完成中國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奠定了現代中國藝術自我更新的意識基礎。

      不過,潘天壽更愿意認同自己教師的身份,他自己多次說“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br/>
      1923年潘天壽任教于上海美專,與諸聞韻一起開創中國第一個中國畫系,開始了他的美術教育生涯。1928年應杭州國立藝術院之邀,任中國畫專任教授,從此與這所學校未曾分離。近代以來,中國畫在穩定發展了千百年后,突然遭遇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詰難和變革要求,在教育方式、創作模式、觀念思想上面臨全方位的從傳統向現代的激越轉型。

      在這一進程中,潘天壽以其多方面的學術修養,宏觀的把握、敏銳的洞察,對中國畫的發展和中國畫的教學問題做出系統而深入的思考,并付諸實踐,為建立現代的、完整的、獨立的中國畫教學體系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作為本次紀念活動的重頭戲——“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將展出120余幅潘天壽代表作,及其手稿文獻等。大展從“高風峻骨”、“飲水生涯”、“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蕩山花”、“守常達變”六大板塊來梳理呈現潘天壽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獻和卓越的筆墨成就,將潘先生的畫作、畫論、詩詞編織為一體來詳述潘天壽先生在文化、藝術和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其中,“高風峻骨”展示潘天壽先生成熟期的代表性巨作,力求突出潘天壽先生藝術的最大特點——“風骨”;“飲水生涯”通過檔案、手稿等文獻,全面呈現潘天壽生平、教育貢獻和畫學思想;“一味霸悍”重點展現潘天壽作品的筆墨成就;“奇崛明豁”聚焦潘天壽在中國畫章法上的創造匠心;“雁蕩山花”從潘天壽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的雁蕩山寫生為切入口,展示潘天壽“傳統出新”創作之路的思想軌跡和實踐求索;“守常達變”展示潘天壽在藝術創造上的傳承和創新。

      展覽期間也將舉行“民族翰骨:潘天壽與文化自信——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座談會”與“潘天壽與文化自信: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座談會和研討會邀請了全國藝術界代表與潘天壽先生的家人,從“文化自信”、“文化視野”、“藝術問題”、“現代美術教育”與“詩詞傳統”四個方面來對身處新舊激蕩與沖突時代潮流中潘天壽先生的一生進行多角度的闡述,對潘天壽先生的花鳥藝術繪畫在筆墨、章法、意境和格調諸多方面進行專業的評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