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揭開民間收藏的亂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4-12
    近期,北京民族文化宮“民藏遺珍”展再次將民間收藏推上了輿論的風口,關于展出文物真偽的口水之爭也在持續發酵。從冀寶齋到浙師大陶瓷館、“北師大邱季端捐獻”……類似事件的頻發進一步引發了業界對于民間收藏的質疑。相對于國家收藏,民間文物收藏就顯得良莠不齊、亂象叢生,而這主要歸結于鑒定難的問題。

      不管是文物鑒定,還是藝術品鑒定,沒有科學的鑒定標準與規范,而只是憑借鑒定者本人的“眼學”功底,這未免有失客觀公正。一件文物,如果是真品,可能價值上百萬、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但如果是贗品,則可能分文不值。而文物鑒定卻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真偽全憑專家一家之言,這必然會容易導致諸多亂象。比如,文博界認為博物館里全是精品,民間收藏的多是贗品,這樣先入為主的看法就讓人直觀地感到了文物鑒定的不靠譜。而業內鑒定往往實行“一票否決”,也就是邀請的眾多專家里有一位專家存疑,藏品就可能被鑒定為贗品,這甚至由此造成了一些利益集團將文博界“綁架”的可怕局面。

      民間收藏的亂象,折射出文物保護的困境。對此,要完善文物鑒定制度,讓文物鑒定變得科學合理,讓真品與贗品能涇渭分明,不至于混淆到一起。同時,要為民間收藏文物的行為提供法律保護,對民間收藏文物予以規范與引導。另外,現行對保護民間收藏、發揮民間收藏的作用還遠遠不夠,有必要修訂文物保護法,加大對民間收藏的保護,也要破除利益集團利益固化的堡壘。

      筆者認為,要想根除民間文物收藏的眾多亂象,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贗品橫行、文物流失等亂象,就要樹立標準,整肅文博界,需要相關部門多措并舉,徹底割除文博界多年形成的“毒瘤”,換來文博界的風清氣正,從而走出文物保護疲軟的困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