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是商代的鬲,這個是漢代的陶,這個是五代時期的玉枕……”鄭州某小區,在59歲敬勤儉的家中,說起展示柜中的藏品,他一臉的寵溺?!捌林亍薄昂每吹煤堋笔撬f到這些寶貝時用得最多的話,這些都是敬勤儉在近20年里撿來的。
而這些被敬勤儉精心呵護的東西,在別人看來似乎并不是那么寶貴,因為這些藏品并不完整,大部分是碎瓷片兒。
[結緣]
出身醫學世家
卻對撿“垃圾”著了迷
“有些東西就沒法用經濟價值衡量,這些陶瓷碎片兒實際上就是歷朝歷代的垃圾?!睂τ诰辞趦€來說,這一屋子的陶瓷片兒是他經營近20年的寶貝。
敬勤儉出身醫學世家,家里珍藏著祖上傳下的“醫林拔萃”“濟世良醫”等匾額。按照長輩的期許,他應該將醫術傳承下去,可年輕時執拗的他做過燈泡廠工人、賣過書、倒騰過二手房……唯獨沒和醫學沾過邊兒。
“40歲那年,接觸到了碎瓷片兒,然后就一直到現在?!本辞趦€說。
第一次接觸陶瓷片兒的經歷,敬勤儉記憶猶新?!澳悄晗奶?,下大雨時,我看有人在建筑垃圾中翻找東西,一問才知道他們在撿瓷片兒,說這是古董?!本辞趦€說,于是他便加入了撿瓷片兒的行列,“磚頭、瓦片兒成袋子往家里撿,撿的多,扔的也多?!?br/>
就這樣邊撿邊學,敬勤儉接觸了不少收藏圈的朋友,對于陶瓷片兒他越發癡迷。
[癡迷]
“別人都說我是瘋子
可我知道自己在干啥”
撿陶瓷片兒就得跟著建筑垃圾跑,近20年來,鄭州老城區哪里有拆遷,哪里就有敬勤儉的身影?!斑\送建筑垃圾的車一般都是晚上往郊外拉,我就跟著司機師傅去摸點兒?!本辞趦€說,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拎著袋子趕過去,一輛自行車、一把鐵鍬、一個袋子是他的標配。
敬勤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撿陶瓷片兒連軸轉的日子,他經常衣服上沾滿泥巴,臉上胡子拉碴,頭發留得很長,最長時長到了肩膀處。一是因為沒時間打理,一是為了撿瓷片兒方便,“建筑工地不是隨便能進的,長發的樣子一看就是撿破爛兒的,就沒人攔我?!?br/>
終日沉迷于碎瓷片兒,為了買別人手中的瓷片兒,他還一度賣了兩套房子。妻子、哥哥、母親曾一度認為他瘋了,敬勤儉的大哥曾對母親說:“小三兒(指敬勤儉)可能真瘋了?!碑敃r母親就哭了:“那他要瘋了,有啥辦法???”
“可我知道我在干啥,說我瘋了也好,因為沒人去理會一個瘋子,正好可以專心撿碎陶瓷片兒了?!本辞趦€說。
[欣慰]
歷時一年
用碎片還原宋代綠釉荷葉枕
從一竅不通到創辦“商都魂古陶瓷標本收藏館”,敬勤儉近20年的心血沒有白費。
他的藏品時間跨度很大,包括新石器時代、仰韶、龍山文化的陶器標本,商、周、春秋戰國及漢代的陶瓷器物標本,唐宋以來各大名窯出產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標本,以及民國時期的陶瓷工藝品等。
“這些都是在鄭州發現的,每個時代瓷片兒量的多少能代表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本辞趦€說。
敬勤儉的收藏室中,還有幾件完整的物件,是他用碎片兒拼起來的。其中一件宋代的綠釉荷葉枕,從最開始撿到部分殘片,然后收集殘片,到最后拼湊完整,他用了一年的時間。
“跟著了魔一樣,找了一年,基本算拼起來了?!本辞趦€興奮地說。
這件綠釉荷葉枕通體透亮、泛著綠光,曾有收藏家出高價購買,敬勤儉堅決不賣,“本來就可遇不可求,能拼湊完整更是緣分,怎么都不會賣的?!?br/>
[意義]
見證鄭州古陶瓷的發展史
因為拆遷,敬勤儉在管城區主事胡同經營近20年的商都魂古陶瓷標本收藏館拆遷了。去年年底,敬勤儉又為這些珍藏的寶貝重新找了家,但敬勤儉覺得,“現在的地方不如胡同,沒那個氛圍了?!?br/>
同樣替敬勤儉惋惜的,還有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長孫新民,“他這個商都魂古陶瓷標本收藏館建立起來不容易,是這么多年一片片收藏的?!?br/>
孫新民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搞收藏的一種是收藏成品,還有一種就是像敬勤儉一樣收藏標本,“他的標本時間跨越很大,收藏量也很驚人,對研究古陶瓷在鄭州的交流和發展有很大的意義?!?br/>
商都魂古陶瓷標本收藏館沒拆遷前,孫新民還曾邀請中國古陶瓷研究學會成員來參觀過。
“我年紀大了,這些東西又帶不走,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個博物館,展示鄭州古陶瓷文化?!本辞趦€說,隨著陶瓷片兒數量不斷增加,保存和拼合瓷片兒他越來越力不從心,“這是我養大的孩兒,可現在我快養不了了?!?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